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诊断
复习有关部位的正常影像解剖
椎间盘在T1WI呈低信号,分不清髓核与纤维环,T2WI纤维环呈低信号,髓核呈高信号,正常情况下约90%30岁以上的受检者在椎间盘中央可见水平走行的低信号带,为纤维组织造成,属正常现象。随含水量减少,正常椎间盘T2信号逐渐减低。
在椎间盘前后纵韧带影像与纤维环低信号影不能区分。
椎间盘突出症
又称髓核突出、脱出或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本症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压迫,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椎间盘突出症
颈段以C5-6椎间盘最多见,其次为C6-7,C4-5椎间盘。
胸段椎体活动度小,椎间盘退变少见,椎间盘突出症很少,以下胸段为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L4-5、L5-S1发病率最高。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
椎管造影
CT
MRI
随着影像技术的日趋完善,对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影像认识也不断深入,给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CT有以下特殊征象:
1、Schmorl’s结节
2、椎间盘真空现象
3、小关节积气
MRI表现
1、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信号由高变低,失去正常夹层样结构;高信号之髓核与低信号之纤维环分界模糊。
椎间隙变窄,椎间盘高度变薄;
以T2WI改变明显。
2、椎间盘膨出:
变性椎间盘的纤维环完整但较为松弛,超出椎体终板的边缘或向后膨凸部分不超过4mm;矢状位见变性椎间盘向后膨出,高信号的髓核可以突至变薄的纤维环边缘,但不超出低信号的纤维环之外。硬脊膜囊前缘及两侧椎间孔脂肪有光滑、对称的压迹。
椎间隙变窄
真空现象
椎体滑脱等
3、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边缘以不规则形状局限性超出椎体终板边缘时,即高信号的髓核突出于低信号的纤维环之外,其突出部分仍与髓核半体相连。突出的髓核呈扁平、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中等强度信号,边缘较清楚,位于中线区或偏一侧,对临近结构产生压迫。
4、髓核游离
高信号的髓核突出于低信号的纤维环之外,其突出部分与髓核母体无联系,为圆形或卵圆形孤立团块。位于原椎间盘平面后纵韧带前或后,也可离开原椎间隙向上或向下迁移。清楚,同时突出或脱出的宽基底的判定CT也更准确。
5、骨赘形成
矢状位容易发现,表现为椎体前后骨皮质呈三角形向外扩张。
6、Schmorl’s结节
T1WI及T2WI上均表现为椎体上缘或下缘与髓核相连的局限凹陷区,多与相连髓核呈等信号,少数低于髓核为长T1和短T2信号。
多发生于椎体上下缘中后1/3交界部。
在MRI与CT上均可见Schmorl′s结节,前者的发现率高,但横轴位上观察结节的数目、边缘骨硬化等改变,MRI不如CT。
影像学评价:
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法中,X线平片多数只能了解椎间盘病变的间接征象;脊髓椎管造影由于有创、操作繁琐,可能出现并发症等,两者现渐为CT和MRI取代。
CT和MRI诊断准确率最高,均在90%以上。尤其是MRI,由于其成像为非侵入性和无放射性检查,优于以往任何检查。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首选MRI。
其它常见容易引起疼痛的疾病
一、劳损性疾病
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二、感染性疾病:结核、一般性感染
三、肿瘤:原发性、转移性
四、先天性疾病
推荐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课件
●防治脊柱相关疾病
桑迪医生集团
桑迪医生价值
实现疼痛医生的执业自由
实现疼痛科室的共建共赢
加强疼痛设备的研发应用
加强疼痛技术的学术推广
桑迪医生忠旨
医院
服务患者服务社会
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