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脊膜膨出诊断
脊膜膨出缘由
脊膜膨出检查
脊膜膨出感染
脊膜膨出医院
脊膜膨出饮食

学术动态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发表l

神外前沿讯,目前,脊髓脊柱领域越来越受到神经外科的重视。近期中国神经外来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年33卷02期)发表了“脊髓脊柱”专题,共发表了8篇文章。摘要如下:

《O型臂联合实时导航技术在脊柱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孙振兴孙亚兴张培海杨峰刘东康王贵怀王劲

目的

探讨O型臂(O-arm)联合实时导航技术在脊柱内固定术中的适用性和精准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年5月至年5月收治的31例脊柱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影像学表现。根据病变的手术范围分为枕颈融合组(19例)和胸腰骶椎弓根内固定组(12例),病变均在显微镜下切除,内固定在O-arm联合实时导航辅助下进行,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根据手术时间﹑透视次数﹑螺钉位置和并发症情况评价疗效。

结果

枕颈融合组19例患者中,共行颈椎植钉枚,枕骨植钉57枚,术中三维影像显示有2枚穿破侧块皮质临近椎动脉;胸腰骶椎弓根内固定组12例患者中,共行椎弓根螺钉植入72枚,术中2枚椎弓根螺钉穿透到椎体外,术中及时矫正位置。O-arm扫描次数平均为3次/例;O-arm及导航操作时间每次为20~30min;每枚螺钉植入的平均时间:颈椎5~7min﹑胸椎8~10min、腰椎6~8min。

结论

O-arm实时导航螺钉植入可实时观察螺钉的角度和深度,大大提高了植入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术者和患者的辐射剂量和次数。

《微创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刘通刘辉张建宁朱涛

目的

探讨微创神经根减压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2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例均行显微神经根减压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单侧神经根减压例,单节段双侧神经根减压34例,多节段单侧神经根减压31例,多节段双侧神经根减压22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并通过术后X线片评估术区上位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高度。随访时间为2~7年,平均(4.1±1.6)年。

结果

例患者中,例完成随访,失访26例。对于单节段单侧、单节段双侧、多节段单侧以及多节段双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术后不同时期腰椎OD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L1/L2、L2/L3、L3/L4、L4/L5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术后不同时期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无一例出现硬脊膜损伤、神经根损伤及椎间隙感染。

结论

采用精准显微神经根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恢复快,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根性症状,中远期可有效维持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

《术中CT辅助下颈椎前路手术骨减压效果的评估》

潘冬生宋振全赵明光刘强张海松

目的

评估在颈椎前路固定手术中应用术中CT系统监测骨减压范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医院神经外科年4月至年3月在术中CT辅助下经颈椎前路固定手术治疗22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5例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手术在全身麻醉诱导后进行基准术中CT扫描,骨减压操作后进行第2次CT扫描并评估骨减压术的范围,如果骨减压不充分,给予追加减压手术并进行第3次CT扫描,直至减压满意为止。

结果

22例患者中,13例患者术中CT评估第1次骨减压充分,未进行追加减压术;9例患者骨减压后术中CT发现减压不充分而进行了追加骨减压术,其中2例因骨减压不充分进行了第2次追加减压术。平均每例患者术中CT扫描2.59次,所有患者术中最后1次CT扫描均显示减压满意。术后随访3~7个月,术后1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恢复率为64%,较术前有显著提高。本组无一例因减压不充分而行2次翻修手术,未发生与术中CT相关的并发症。

结论

术中CT扫描不仅可以帮助术者及时了解骨减压的范围,并对骨减压不充分的病例立即进行术中充分减压,而且增强了颈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脊髓室管膜瘤患者术中黄荧光技术的应用》

孙振兴王贵怀王劲郭毅苏伟陈朋董生杨峰张培海师炜

目的

探讨脊髓室管膜瘤患者术中黄荧光技术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年12月至年12月术中应用黄荧光显影技术确定肿瘤边界的脊髓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6例。于麻醉前30min静脉内注射荧光素钠(3~4mg/kg),在传统白光模式和黄荧光模式下交替显影并切除肿瘤。术后3个月观察肿瘤的切除情况及脊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行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评估。

结果

5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率为.0%。其中肿瘤荧光显影明显者47例(术前均为MRI增强),在荧光模式辅助下切除肿瘤;荧光不显影或显影不明显者9例(2例术前MRI增强不明显;7例发生肿瘤卒中,MRI增强不均匀),在白光模式下切除肿瘤。与术后7d及1个月比较,术后3个月感觉、运动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3.0%(44/53)和82.4%(4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便改善比例为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例中,术后3个月McCormick脊髓功能评级Ⅰ~Ⅳ级者分别占57.2%(32例)、21.4%(12例)、14.3%(8例)、7.1%(4例),与术前的3.6%(2例)、55.3%(31例)、25.0%(14例)、16.1%(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Ⅰ、Ⅱ级者疗效好,Ⅲ、Ⅳ级者疗效差。术后3个月MRI检查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

结论

脊髓室管膜瘤术中辅助黄荧光技术有助于全切除肿瘤。

《经骶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

鲁润春赵晓文伊志强张彦芳

目的

探讨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4月至年10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例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年龄为13~49岁,其中男2例,女2例。1例合并脊髓拴系,1例合并双角子宫,1例合并表皮样囊肿,1例合并Currarino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下腹部疼痛以及大小便障碍。4例均采用骶后正中入路行手术治疗,1例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随访时间为6~55个月。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MRI提示膨出部分显著缩小。

结论

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主要为盆腔压迫症状。经骶后正中入路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安全、有效的方法。利用神经内镜可清晰地观察神经结构,有助于保护神经并确定瘘口。

《颈前入路治疗颈部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体会》

董益鹏刘藏张晶侯瑞光张向华梅国顺王月平彭磊

目的

探讨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4月至年10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例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年龄为13~49岁,其中男2例,女2例。1例合并脊髓拴系,1例合并双角子宫,1例合并表皮样囊肿,1例合并Currarino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下腹部疼痛以及大小便障碍。4例均采用骶后正中入路行手术治疗,1例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随访时间为6~55个月。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MRI提示膨出部分显著缩小。

结论

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主要为盆腔压迫症状。经骶后正中入路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安全、有效的方法。利用神经内镜可清晰地观察神经结构,有助于保护神经并确定瘘口。

《颈枕融合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伴寰枢椎不稳的疗效》

张宇蔡艳娜张风江毛冲冲刘桠菲刘献志

目的

探讨颈枕融合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伴寰枢椎不稳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2月在医院神经外科行颈枕融合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伴寰枢椎不稳的患者35例。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的疗效;采用寰齿间距(ADI)值评估寰枢椎水平脱位情况;测量齿状突与钱氏线的距离,评估垂直移位情况;测量延髓脊髓角(CMA),评估脊髓受压情况。

结果

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7d的JOA评分、ADI值、齿状突与钱氏线距离、CMA分别为(11.6±1.6)分、(2.8±0.6)mm、(3.1±1.5)mm、(.7±6.2)°,与术前的(10.8±1.7)分、(8.2±2.9)mm、(8.1±5.5)mm、(.1±1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例(3%,1/35)患者因脑干大面积梗死死亡。术后3个月,1例(3%)因植骨融合失败行二次翻修手术,其余患者植骨及内固定均良好。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4.8±7.8)个月,32例症状缓解,2例未缓解,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3.2±1.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颈枕融合术能有效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伴寰枢椎不稳。

《半-半椎板入路切除脊神经鞘瘤(附18例报告)》

刘元钦张荣伟刘建民赵传东郭运林

对于位于椎板节段间较小的神经鞘瘤,利用相邻椎板间的自然间隙经上下扩大后进行手术(半-半椎板入路),更能够维持椎管骨性结构的稳定,亦有利于全切除肿瘤。年1月至年6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8例脊神经鞘瘤患者,采用半-半椎板入路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医生与患者注册







































法国敏白灵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zhiquq.com/jmpczd/480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