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胆和胰腺等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当消化系统的某一器官发生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时,日常饮食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这个时候如果饮食不当,不仅会影响疾病的康复,甚至还会加重病情。
临床工作中发现,采取科学饮食方法,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愈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当我们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时,该如何科学饮食呢?下面有针对性地给大家推荐一些饮食方法。
普食
基本与正常人相似,一般食物均可使用,每天适宜的饮食包括谷粮类、动物类、豆类、蔬果及油脂类食物,不适宜吃煎炸和难以消化的食物,辣椒、咖喱粉等有强烈刺激味的调味品也要少吃。推荐每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早餐占全天饮食的25%~30%,午餐占40%~50%,晚餐占25%~30%。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应尽量参照此热量分配安排日常饮食。
软食
应多吃细软、易消化、无刺激性且不易引起胀气,含纤维少的食物。主食以软米饭为主,适当搭配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吃瘦肉、动物内脏、鱼类、蛋类及豆制品时,一定要切碎煮烂,同时注意补充菜汁、果汁等,防止维生素C缺乏。同时,要少吃辣椒、胡椒、咖喱粉等刺激性大的调味品,少吃酸味重的水果,如李子、杏、柠檬等。建议每日四餐,烹饪食物不用油炸、煎等方式,用炒、炖、煮、蒸、烩等方法代替。
流食
选用不含任何渣滓及产气的流体食物,如菜汁、米汤、蛋白水及稀藕粉等,尽量少喝牛奶、豆浆、果汁以及其他过甜的食物。若想吃点冷饮,可选纯奶制的冰激凌。浓流食以无渣、较稠的食物为宜,比如鸡蛋薄面糊。
半流质饮食
建议吃煮烂的挂面汤、面片汤、稠粥、鸡蛋汤等,易于吞咽和消化。不宜用的食物如:蒸饭、烙饼、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大量肉类及用油煎炸的食物。另外,牛奶及蔗糖等产气食物也少吃。
高蛋白饮食
每天总热量为大卡左右,其中,蛋白质推荐量为1.2~2克、脂肪60~80克、碳水化物~克。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宜太少,以保证蛋白质充分利用和储备。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贫血患者还可适当补充维生素K、叶酸、铁、铜等含量高的食物。
低脂肪饮食
每天饮食中的营养素供给量需视病情而定,比如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蛋白质需50~70克,脂肪40克;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补充无脂肪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流食,如米汤、藕粉、杏仁茶、茶汤、蛋白水等;慢性胰腺炎患者饮食应以低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每天补充量为0.8~1克/公斤,总热量要达到大卡。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要尽可能少吃肥肉、花生米、芝麻、松子、核桃、蛋黄、油酥点心等食物。平时可多喝一些滋补汤,如有肉,一定要炖熟炖烂。
低胆固醇饮食
消化不好的人,平时少吃动物内脏、脑髓、鱼籽、虾、蟹黄、蛋黄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日常饮食可以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硬果类等不含胆固醇的食物代替,瘦肉、蛋白、海蜇、海参等胆固醇含量低的食物也可适当吃些,以改善口味。烹饪食物最好选用植物油,豆油、菜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鱼油含亚麻酸,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针对自身情况适当选择。
低纤维饮食
食物宜细软、渣少、无刺激性,以方便患者咀嚼与吞咽。吃时要将食物切碎烧烂,瘦肉、鱼片、鱼丸、虾片、虾仁、虾饼、蔬菜的嫩叶、土豆、胡萝卜及豆腐、粉丝、粉皮等都比较好消化。
低盐低钠饮食
限制含钠盐类,如食盐、味精等,用量根据病情和医嘱而定。每天烹饪用的食盐量为2~4克,或酱油10~20毫升,最好别吃酱菜、咸蛋、咸肉等。烹饪无盐饮食时,宜用糖醋调味,加盐的挂面、虾米、油条等碱性食品也不宜吃。烹饪少钠饮食也可以不加盐,但可以选用一些含钠的食物,全天钠量控制在毫克。但含钠太高的食物,如加碱馒头、发酵粉、油菜、芹菜、松花蛋、豆腐干、猪肾等就不建议食用了。
低嘌呤饮食
饮食应多挑些易消化的食物,烹调方法宜多用蒸、煮、熬、烩等,不宜用煎炸等方法。多选用含嘌呤较低、富含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的食物。日常适宜吃的食物如米、面、牛奶、鸡蛋、乳酪、水果及各种植物油,蔬菜除龙须菜、芹菜、菜花、菠菜外,其他蔬菜均可食用。不宜用食物包括动物肝、肾、脑,蟹,沙丁鱼,风尾鱼,浓肉汤,鸡汤,豌豆,扁豆及蘑菇,冬菇等。另外,会导致神经兴奋的酒、浓茶、咖啡等也要少喝。急性发作期患者,嘌呤供给应限制在毫克左右,选食含嘌呤量合适的食物。
高脂血饮食
甘油(甘油三酯)升高应严格控制脂肪,全天脂肪摄入总量为25~30克,最多不超过35克。少吃或不吃含蔗糖多的食品,如甜点心、糖果等。平时不宜吃牛油、动物内脏、蛋黄、可可、椰子等。
高纤维饮食
宜选用含食物纤维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金针菜、黄豆芽、竹笋、茄子、粗粮、水果,含抗消化淀粉较多的土豆、甘薯等也可适量食用。适量增加饮食中的脂肪,多饮水,晨起空腹饮淡盐水毫升效果更好。
补脾胃益气血推荐清炖牛肉汤
主要功效:补脾胃、益气血
推荐人群:冬季手脚不温者,特别是体内缺铁者。
材料:牛里脊肉克,土豆50克,红萝卜50克,葱段、姜片、八角、胡椒、料酒各适量(1~2人量)。
制作方法:将里脊肉洗净,切成方块状;土豆、红萝卜削皮、切块;上述食材放入大炖盅内,添加葱姜、八角、碎胡椒、料酒,加水至九分满,以武火炖煮20分钟后,改用文火炖1个小时,添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喝汤吃肉。
特别提醒:冬季气温低,手脚不容易暖和;一些长期控制饮食、肉蛋进食不足的人,因体内可能处于缺铁状态,影响了红细胞的功能,这种情况更见明显。
牛肉是一种补气血很好的畜肉,在猪牛羊三大红肉中,牛肉的平均热量及脂肪都是最低的,属于优选的高蛋白低脂肉类。而这款汤选用蛋白质更高、脂肪更低的牛里脊肉来烹调,土豆、红萝卜会吸收里脊肉炖出来的脂肪,使汤色更清、不腻口。
喝汤后别忘了吃肉,大部分营养还是保留在肉里的,比如铁。与猪肉、羊肉以及不同部位的牛肉相比,牛里脊肉所含的铁是最高的,每克牛里脊肉含有4.4毫克铁,可以提供18~50岁女性日常所需推荐摄入量25%的铁,还是容易吸收的血红素铁,有助于改善缺铁状态。喝汤的同时,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补铁效果更佳。
百合莲子瘦肉粥,最养脾胃
材料:百合30克,莲子15克,瘦肉-克,米(可选择小米或小米和大米合起来)50-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一起放到多功能豆浆机,加水至指示线,选择煮粥,大概20分钟,一款粥就做好了。
功效:百合有养肺、安神、润燥的作用;莲子有健脾的作用;而瘦肉则富含蛋白质。所以百合莲子瘦肉粥具有健脾益气、安神除烦的功效,特别适合因为秋燥导致的失眠,尤其是大便平时容易稀烂的人群食用。但如果是容易便秘的朋友,就可以不选用莲子,只用百合加一点红枣去核。
特别提醒:喝粥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是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对糖尿病的人群,是不建议经常吃粥和大量喝粥的。很多糖尿病人可能会不理解,粥里没有放糖,为啥不能喝?因为粥里的淀粉含量高,并充分糊化,人体吸收特别快,易导致血糖升高。越是熬得久的粥,越黏糊,越好喝的粥,喝了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得越快。
(来源:人民网-吃货指南综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