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脊柱外一科完成1例重度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TLF)手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恢复良好并出院,生活自理。家属满怀感激之情,将锦旗送到脊柱外一科杜伟副主任医师手中。
家住烟台蓬莱的徐女士及家人慕名来到医院脊柱外一科就诊。徐女士深受疾病困扰多年,最初是“走路没劲、轻飘飘”症状,医院诊断为胸椎管狭窄,为黄韧带骨化所致,亟需手术治疗。患者因为担心手术可能导致的瘫痪风险,多年来一直服药控制。近年来,患者行走不稳愈加明显,常有跌倒情况。尤其近1年,双下肢麻木无力已经到了无法独立行走的地步,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毗邻瘫痪。到脊柱外一科住院。完善检查,经仔细查体及阅片,科室医疗团队讨论出最佳手术方案。
术前CT提示胸椎管多节段重度黄韧带骨化,脊髓受压重,椎管狭窄严重
由杜伟副主任医师主刀手术,为降低手术风险,术中给予脊髓监护,在麻醉、护理、脊髓监护团队密切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历经3小时的细致操作,共7节段胸椎后壁整体切除,脊髓完好无损,压迫神经的罪魁祸首----骨化黄韧带被完整切除(如图)。
术中切除的长节段椎板及骨化黄韧带
对于此类高风险的脊柱外科手术,术后周密的护理同样重必不可少。脊柱外一科护理团队业务过硬,工作细致,在倪淑琴护士长带领下,给予患者及时有效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同时脊科室开设无痛病房,充分贯彻ERAS理念,减轻术后疼痛,让患者不再“谈痛色变”,大大减轻患者疼痛同时加快了康复进程。
高超的技术是患者康复的保证。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术后3天拔管、下地,自觉下肢无力及行走不稳明显减轻。目前已经可以独自步行活动,生活恢复自理,且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术后X线提示手术内固定物位置合适
术后CT提示长压迫脊髓的骨化物完整切除,神经活动彻底的“解放”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是一种多发于黄种人群的疾病,因为病变位置靠近脊髓,所以一旦发病,往往保守治疗无效,且随着年龄逐渐加重。早期往往表现为下肢麻木、无力及行走不稳,即所谓的“抬不动腿”、“走路发飘”、“脚底踩棉花”,后期表现为站立及行走困难,甚至导致瘫痪和大小便障碍。出现此类症状,医院就诊,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一旦确诊,均应及时手术,才能最大限度保留神经功能。
医院脊柱外一科骨干力量曾多次赴国外、医院进修、学习,取众家所长,提高自身技术水准。先后开展重度韧带骨化症、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固化物整块切除手术,脊柱PSO、VCR等截骨矫形手术,脊柱肿瘤椎体全切手术等高难度重大手术;充分发挥3D打印、骨科手术机器人优势,开展脊柱数字骨科手术和脊柱微创手术。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协会(IOF)倡导全面构建骨质疏松骨折联络员服务(FLS)机制,全面提高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治疗率和依从性,并降低二次骨折的发生率。
患者康复,是每一位医师最大的欣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绵薄之力,倾心所有。过去、现在及将来,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力争将自身所学、所知、所擅长之处,奉献于广大患者,为广大市民的脊柱健康保驾护航!
就诊须知:东院区脊柱一科病房位于B座12楼,总床位数达到46张。东院专家门诊时间安排:周一:杜伟副主任医师;周三上午:刘建青主任医师;周三下午:杜伟副主任医师;周五全天:张剑锋副主任医师;周六全天:邹德鑫副主任医师;出诊位置为东院门诊楼一楼A区脊柱门诊。同时北院区门诊我们依然保留,出诊时间为周三、周五、周六,由刘培盛主治医师和张恒甲主治医师轮值。
脊柱外一科
医师办公室:
护士站
东院脊柱门诊:
北院脊柱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