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之前在指南中胰腺炎早期并不建议进食,这是想要避免食物刺激胰腺分泌,造成炎症反应加重,加重病情。
然而胰腺炎患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进食呢?
国外指南建议使用肠内营养来预防肠道功能衰竭和感染性并发症。应避免全肠外营养,但如果肠道途径不能完全耐受,应考虑部分肠外营养整合以达到热量和蛋白质需求。胃和空肠喂养都可以安全地进行。
国内相关共识鼓励早期肠内营养(EEN),尽量避免肠外营养(PN)。
当出现未控制的休克、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上消化道出血,胃液引流量ml/6h,肠缺血,肠梗阻,腹腔室隔综合征和高排量的远端不能喂饲的瘘,应推迟肠内营养。
轻中度患者症状改善后、或出现饥饿感即可经口进食,不再要求腹部症状体征缓解和胰腺酶学水平恢复正常。
低脂固体饮食和流质饮食同样安全,必要时安置饲管给予肠内营养。
鼓励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麻痹性肠梗阻是唯一禁忌。入院后尽早启动肠内营养,除非不能经口进食、进食不耐受或一周后肠内营养(EN)不能满足能量需求,并努力解决进食不耐受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