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肩负兜底保障职责的民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尤其是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要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民政部党组对落实这一任务高度重视,部长黄树贤多次召开部党组会、部长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部领导多次带队到基层调研。由此,针对贫困儿童兜底保障、关爱保护工作,民政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满足孩子们和家长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已下降为万人,与年万人相比,总量下降22.6%;有扶贫任务的22个省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万人,占全国总数的77.7%,与年相比总量下降23%。
最新数据显示
为困境儿童创造成长成才条件
使其成为脱贫的希望
阿姨,过年好!我在上海挺好的,每天都在坚持阅读,你工作不要太累了,有时间到上海来玩啊!
这条信息是发给陕西省宝鸡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未保中心)副主任杨珺的。发信息的是今年19岁的小刚(化名),他曾经是一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困境儿童,在宝鸡市未保中心生活过5年。利落的毛寸,挺挺的鼻梁。看着小刚帅气的头像,杨珺感慨道:“如今的小刚和当初我们救助他时,简直判若两人!”宝鸡市未保中心在小刚13岁那年发现了处于困境的他。那年,小刚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禁受不住打击,患上了重度的精神障碍,这一切让原本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才小学毕业的小刚只能暂时由姑姑照看,但姑姑还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分身乏术,很多时候无暇顾及小刚,小刚曾一度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
幸运的是宝鸡未保中心及时发现了小刚的困境,经过协商与小刚姑姑签订了“部分监护权委托转移协议”。自此,小刚的生活起居由未保中心暂时监管。随后的6个月里,专业心理老师的疏导和专职社工的陪伴,使得小刚渐渐回归了正常的生活。之后的日子里,小刚的生活起居、上学读书都有专人负责。
初中毕业后,小刚决定去学一项技能。考虑到小刚对烹饪比较感兴趣,宝鸡未保中心为他联系到了一家法式面包烘焙学校,小刚很满意。
“小刚学成不久,就到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面点部门工作。”杨珺说,“我们都为他高兴,他的自力更生在很大程度上,也为他们家奔小康带去了希望。”
民政部门主动作为,通过多方协调,把处于贫困状态、监护缺失等困境的儿童带到相关保障服务更好的环境,为其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通过这些孩子的健康长大,就业创造财富,带动其所在家庭的脱贫,这也是儿童保障工作在脱贫攻坚中起到的作用之一。
目前,我国已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协调机制,并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国录入农村留守儿童万人,困境儿童.3万人。
为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托养服务
释放其家庭生产力
在儿童福利工作中,有一群服务对象更加特殊,他们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不同,先天或者后天患有肢体残疾或智力障碍。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家里有个这样的孩子,家庭成员往往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照顾孩子上,有些家庭正是因此陷入贫困。在江西省彭泽县,小美(化名)的丈夫早年去世,留下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子,接连的不幸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游走在贫困的边缘。后来,九江市儿童福利院考虑到其家庭的特殊原因,同意其将患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在院里进行康复、托养。每隔一段时间,小美都会来看儿子。她表示,看到儿子的状况越来越好,她就能安心地在外打工挣钱了。
“一般家里有智力障碍或者肢体残疾的孩子,往往会拴住家长,拖垮家庭的经济。”九江市儿童福利院院长黄纪铭表示,“对于类似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贫困的家庭,我们会在保证院内儿童康复的基础上,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尽可能的康复治疗,以便家长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财富。”
九江市儿童福利院的这种探索,通过儿童福利资源的匹配、共享,为贫困家庭患有智力障碍或肢体残疾的孩子带去了康复的机会,也为其家庭的脱贫致富减轻了负担。
加强儿童福利软硬件设施建设
为贫困儿童兜底保障夯实基础
除了适度开放、共享儿童福利机构的资源,民政部门为保障贫困儿童基本生活,健康成长,还在其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杭州市儿童福利院,丽丽和其他小朋友有些不一样。年出生的她,患有腰骶部真性脊柱裂伴脊膜膨出、脊髓栓系、chiari畸形、脑积水,巨大包块约束了她的活动能力,每天只能长期卧床为主。年,丽丽在“明天计划”的帮助下,进行三次手术治疗,历时一个多月,最终摆脱了巨大的包块,术后能自己用轮椅活动,还学会了很多的手工技能,她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聪明可爱的她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老师,回归州市儿童福利院里来教这些特殊的折翼天使们。
杭州市高度重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去年又进一步调整了困境儿童生活补贴标准,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资金渠道等作出明确规定。
在“明天计划”的帮助下,很多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可以尽情欢乐地打闹嬉笑,先天性唇腭裂的孩子学会了准确的发音,听力缺陷的孩子听到了虫鸣鸟叫,视力缺陷的孩子看到了百花齐放,下肢残疾的孩子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畅快淋漓地追逐奔跑……
对于贫困家庭的残疾儿童,民政部门通过实施“明天计划”项目,为其实施免费医疗康复,重点对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中西部省份进行巡诊、筛查。自年以来,共救治中西部残疾孤儿名,支出医疗康复费用1亿余元。
同时,民政部门在贫困地区儿童福利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年以来,民政部每年安排部本级彩票公益金1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并在分配测算中将贫困系数从20%权重提高至50%权重。
来源:中国社会报、杭州民政
点击右下角“好看”,推荐给大家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