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获得性肺炎多继发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占比例高。
2.哮喘发作,程度为危重度,积极药物治疗无效,应采用机械通气。
3.大叶性肺炎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胸膜炎或脓胸。体检可见胸廓饱满、呼吸音消失等胸腔积液体征。行胸片和B超检查可以明确有无胸腔积液。
4.单纯二尖瓣狭窄占风心病的25%,二尖瓣狭窄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占40%。
5.ACEI类药物在严重肾功能损害(血肌酐.5μmol/L)、高血钾时应慎重使用。
6.下丘脑分泌TRH,垂体分秘TSH,甲状腺分泌T3、T4,垂体性甲亢TSH增高,T3、T4同时增高,而原发性甲亢T3、T4增高,反馈抑制TSH,使TSH降低。
7.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肾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时应谨慎使用,对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β受体阻滞剂可迟缓肥厚心肌,防止心动过速,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
8.β受体阻滞剂可加重冠脉痉挛。
9.二尖瓣狭窄可导致左房压升高、功能衰竭,一般不引起左室功能受累。
10.室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11.非甾体抗炎药、激素、丙种球蛋白均不能控制病情进展,只能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才能控制病情。
1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导致胃肠道慢性失血,致缺铁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另外,慢性病性贫血和铁利用障碍也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贫血的常见原因。而活动期常有血小板增高。
13.紫外线可诱发或加重狼疮,狼疮患者应避免阳光暴晒。
14.ALL细胞化学染色为过氧化物酶(-)、糖原PAS反应(+)呈块状或颗粒状、非特异酯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加。
15.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为低平曲线,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为高峰延迟。
16.骨质疏松治疗选择补充维生素D,钙剂,同时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17.甲亢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
18.丙硫氧嘧啶治疗3个月后无明显效果,考虑改变治疗方案,有房颤,不宜手术,所以放射性Ⅰ治疗。
19.甲亢患者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20.确诊流脑最重要的依据是血或脑脊液培养出脑膜炎球菌。
21.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是鉴别单纯肥胖与Cushing病的检查方法,被抑制的是单纯性肥胖。
22.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抗炎、抗毒作用。仅用于结核毒性症状严重者,必须确保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使用。
23.结核菌素试验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4~8周才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在此之前PPD可阴性,营养不良、HIV感染者、麻疹、水痘、癌症、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重症结核病如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等和卡介苗接种后,结核菌素实验结果则多为10mm以内。
24.面神经瘫痪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中期症状,而其余选项均为初期症状。
25.脑桥出血轻者出现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及对侧肢体瘫痪,重者患者很快昏迷,四肢瘫痪,双侧瞳孔极度缩小,高热和呼吸障碍。内囊及其附近出血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及一侧瞳孔扩大。小脑出血则以急性颅内压增高及共济失调为特点。
26.癫痫持续状态首先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控制发作,终止发作是治疗的关键,首先用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
27.面神经炎为非化脓性炎症,不必用青霉素。病的急性期,面神经总有水肿,受到骨管的压迫,如不及时消除,可加重面神经的损伤。泼尼松既能抗炎,也有消水肿的作用。小量地巴唑口服和加兰他敏肌肉注射只能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宜用于急性期过后。维生素B?也无抗炎和消水肿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期诸药中泼尼松最为重要。
28.吉兰-巴雷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无力,瘫痪为弛缓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可涉及躯干和脑神经,感觉障碍一般较轻,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和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
29.癫痫全身性发作在两次发作之间意识不清楚,全身或部分性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30.异常运动从局部开始,沿皮层功能区移动,如从手指-腕部-前臂-肘-肩-口角-面部逐渐发展,称为杰克逊(Jackson)发作。
31.幽门管位于胃远端,与十二指肠交界,长约2cm,胃酸分泌一般较高。幽门管溃疡上腹痛的节律不明显,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呕吐较多见,较易发生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等并发症。
32.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前者需通过胃镜检查取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培养;后者主要有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查;而快速尿素酶试验是侵入性检查的首选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
33.Grey-Turner征,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多因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腹壁下,致两侧胁腹部皮肤呈暗灰蓝色。
34.肝硬化时对雌激素灭活减低,故雌激素升高,男性可有性功能减低,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可闭经,不孕。肝硬化患者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严重肝功能减退易出现低血糖。
35.根除幽门螺杆菌(Hp)指征;①有明显的慢性胃炎(胃黏膜有糜烂,中至重度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②有胃癌家族史;③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④消化不良症状经常规治疗效果差者。治疗方案:目前推荐PPI或胶体铋剂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其中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根除率最高。
36.苯是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
37.粉尘分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是粒子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对于硅沉着病发生、发展,质量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38.热痉挛的患者尤应注意补充氯化钠。
39.血培养在伤寒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90%;尿培养及便培养在病程第2周起阳性率逐渐增加,第3~4周阳性率最高。
40.gp是HIV最外层类脂包膜内嵌有的外膜糖蛋白,它可与第一受体(CD4分子)结合。
41.发热程度、热程长短、有无呼吸衰竭及抽搐、意识障碍程度都与乙脑的病情轻重有关。
42.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有咳嗽、咳痰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并除外其他心肺疾患。
43.肺炎链球菌治疗首选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一代头孢或呼吸喹诺酮。疗程5~7天,退热后改为口服给药。
44.肺心病心电图表现为右心室肥大改变,如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肢体导联低电压及右束支传导阻滞。
45.心肌梗死后可并发乳头肌功能失调、心室壁瘤、栓塞、心脏破裂、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并发症。
46.急性心肌梗死后可有急性左心衰竭,在病初几天内发生,或可在疼痛、休克好转时出现,系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或心肌收缩不协调所致。
47.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水肿、肝脏肿大及劳累性呼吸困难在右心衰时均较常见,而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是左心衰急性肺水肿时的特征性症状。
48.高血压初治患者在血压维持一段时间稳定后,可小心缓慢减量至维持血压稳定的最小剂量,不可突然停药。
49.心包积液时心尖搏动微弱,在心浊音界左缘内侧或不能扪及。
50.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下肢水肿、肝脏肿大和腹水形成在右心衰竭与肝硬化时均可出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是右心衰的特征性体征。
51.伊马替尼(格列卫)是一种特异的针对BCR-ABL酪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药物。
52.巨幼细胞贫血是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53.T3、T4检查甲状腺功能,TSH最敏感。
54.继发型肺结核病变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当结核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牵拉时,也会导致支气管变形扩张。
55.EMB为抑菌剂,而不是杀菌剂,其余均为杀菌剂。
56.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是骨关节炎的常见表现。
57.淋巴细胞、多核细胞增多以及蛋白、细胞同时增高,见于脑脊髓膜或脑脊膜的炎症。糖、氯化物降低发生于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明显。
58.三叉神经痛为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但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患者面部某个区域特别敏感,易触发疼痛,称之为"触发点"。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
59.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首选药物为丙戊酸钠。
60.胃癌的癌前状态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前者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炎性息肉约占80%,直径多在2cm以下,癌变率低,腺瘤性息肉癌变概率较高,特别是直径2cm的广基息肉),胃溃疡,残胃炎(癌变多在毕Ⅱ氏胃切除术后10~15年发生)。后者指较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如肠型化生(分为小肠及大肠型)和异性增生。
61.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中抑酸最强、疗效最佳的是质子泵抑制剂(PPI),PPI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抑酸作用更强且持久,促进溃疡愈合的速度快,溃疡愈合率较高。本题中A和B不属于抑酸药物。
62.肝硬化腹水治疗:卧床休息,限钠限水,利尿剂,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63.约10%~20%的Crohn病患者由于肠粘连、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局部脓肿形成出现右下腹或脐周包块,一般有触痛。提示有局部肠粘连,多有内瘘形成。
64.肠梗阻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其中小肠低位梗阻可伴有粪臭呕吐物。
65.引起呕血的病因主要包括食管疾病、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肝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血液疾病、急性传染病。
66.尿氟占氟排泄量的90%,汗液、胆汁、乳汁、唾液可排除少量氟。
67.真菌、病毒属于生物因素,辐射及噪声属于物理因素。
68.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的机制有多种因素,包括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功能异常等,肝素类物质的增加可促进出血的发生。
69.流行性乙型脑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为神经细胞变性及坏死、软化灶形成、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胶质细胞增生。
70.艾滋病无症状期患者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此期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HIV抗体阳性,HIVRNA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此期具有传染性。
71.氨基甲酸酯主要通过胃肠道和呼吸道侵入人体,在胃肠道几乎完全吸收。
72.口服的乙醇80%由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由胃吸收。
73.HBeAg位于Dane颗粒的核心部分,是HBV复制的重要指标,HBV-DNA是HBV复制的最直接的指标。
74.血磷由肠道吸收以及肾脏排泄来调节,因此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增高;其可与血钙结合形成磷酸钙沉积,降低血钙,并抑制1,25-二羟维生素D3合成,故血钙下降;肾脏通过泌氢离子、重吸收碳酸氢根离子调整酸碱平衡,同时可排除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肾衰竭时上述功能障碍,故产生代谢性酸中毒;肾排镁减少,因此常有轻度高镁血症。
75.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吸烟、家族史等方面。但发病率并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76.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或预防哮喘发作的抗炎首选药。
77.心力衰竭包括收缩功能障碍和舒张功能障碍,收缩性心力衰竭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代偿期收缩末期容量无变化,而失代偿期的表现为: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40%。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
78.由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使肝脏长期淤血和缺氧,最终形成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因肝静脉慢性梗阻造成长期肝淤血,也发生与心源性相同的肝硬化。临床表现同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血清酶学检查常有ALT、AST升高。肝硬化肝脾的大小和硬度随病情的早晚而不同。早期肝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晚期缩小、坚硬、表面结节状不平。
79.典型的首次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1跖趾及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急性期多起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
80.小细胞未分化癌细胞浆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具有内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能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组胺等肽类物质,可引起类癌综合征。
81.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及结缔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82.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栓塞最主要的直接病因,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21.3/12.7kPa(/95mmHg)时,文献报道高血压在老年人脑梗死中的发生率为45%~90%,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83.β2受体激动药主要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含量增加,游离Ca2+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
84.右位心是心脏在胸腔的位置移至右侧的总称,心脏无其他先天性畸形的单纯右位心不引起明显的病理生理变化,也不引起症状,以后和常人一样可能也患后天性心脏病。艾森曼格综合征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为先天性心脏病,而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的后果,如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持续存在,可由原来的左向右分流,由于进行肺性动脉高压发展至器质性动脉阻塞性病变,出现右向左分流,从无青紫发展至有青紫时,即称之为Eisenmenger综合征。
85.恶性疟可使所有年龄段的红细胞受累,短时间内可使大量红细胞受到破坏,而引起严重贫血。
86.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浑浊,细胞数显著增加,蛋白增加,糖和氯化物降低,培养常(+);而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呈毛玻璃状,静置后有薄膜形成,蛋白增加、葡萄糖的降低均不如化脓性脑膜炎显著,培养可见抗酸杆菌。
87.神经并发症分为3个方面。①感觉神经:疼痛、麻木、感觉过敏;②运动神经:可见单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局部肌肉可萎缩;③自主神经:出汗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等。
88.右心室肥大可具有如下心电图表现:①V1导联R/S≥1,V5导联R/S≤1或S波比正常加深,重度肥厚可使V1导联呈qR型(除外心肌梗死),aVR导联的R/q或R/S≥1;②Rv1+Sv51.05mV(重症1.2mV),Ravr0.5mV;③心电轴右偏≥+90°(重症可+°);④ST-T改变,如以下心电图改变同时伴右胸导联(V1,V2)T波双相、倒置,ST段压低,称右心室肥大伴劳损。
89.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
90.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活动期的标志。
91.40%以上病例有程度不等的肠梗阻,且可反复发生。急性肠穿孔占10%~40%。肛门区和直肠病变、瘘管、中毒性巨结肠和癌变等,国内相对少见。
92.浅昏迷,患者对外界的一般刺激无反应,对强烈痛觉刺激可有退缩式躲避反应。生理反射如咳嗽、吞咽、眼球浮动、角膜及瞳孔对光反应存在。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等)无明显的异常改变。
93.结核性腹膜炎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阳性率很低,腹水动物接种阳性率可达50%以上,但时间较长。
94.上运动神经元在晚期方出现广泛的轻度失用性肌萎缩,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早期出现明显肌萎缩。
95.成人型多囊肾是常见的单基因遗传,也是主要的遗传性肾脏病之一,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理基因目前已确定有2个。①PKD1:占患者总数85%,定位在16p13.3。②PKD2:占患者总数10%~15%,定位在4q13-23。近年来认为有第3个基因PKD3,都由其突变引致散发病例,尚未能定位。
96.Wegener肉芽肿典型的三联症是上、下呼吸道病变和肾小球肾炎。以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病变为主。90%患者c-ANCA阳性。常见是肺脏浸润性病灶和结节状阴影。
97.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的疾病,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所致血中尿酸增多,导致关节、肾病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98.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觉器官完成的,称为深反射,也叫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属于此类。
99.心源性脑栓塞是指栓子来源于心脏,通常进入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绝大多数栓子进入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进入大脑前动脉的栓子只占7%左右。
.重症肌无力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往往晨起时肌力较好,到下午或傍晚症状加重,经休息或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
十年专注品牌保障
编辑部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