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郑琼一开始只想给两、三个美国收养家庭搞心愿单活动。
谁知道,一发不可收拾。
收养妈妈们不停地把她们知道的有困难的收养家庭拉进来。
当我才介绍到第五个家庭的时候,群里已经有了16个家庭!
当时我和郑琼已经超负荷运转,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要处理各种问题。
我们赶紧叫停:我们不能再接受任何新家庭了!
当时我看到郑琼排出来的第六号到第十六号的家庭名单,觉得简直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把这些家庭都写出来,发出来,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
而且,肯定到后面人们就疲劳了,就没有人买他们的心愿单了。
后面这些家庭该多么失望啊!
顶着这个压力,一个又一个收养家庭被我们在朋友圈推出了。
没想到的是,人们的购买热情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愈加汹涌。
到后来,每推出一个家庭,心愿单都是几个小时就被清空了。
具体的过程,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发的三篇文章。
等到推出第14个家庭的时候,我和郑琼说:要不,咱们再增加几个?再加四个?正好凑够20家。
于是,郑琼就开始收集后备家庭名单。
当时,由于前面的家庭都在Facebook上分享了参与这个事情的喜悦、感动,所以至少在收养家庭这个圈子里,不少人都知道了这个事情。尽管郑琼说只想增加几个家庭,但是还是有更多的家庭被放到后备名单上。
郑琼拿着收集上来的资料,看一个哭一个,不断过来问:罗新,咱们要不要再加一个?
当我写完第十六个家庭的时候,还没喘口气,后备名单上已经有了11个家庭。
然后,仍然不断地有新的家庭资料放到我们面前。
终于,当新的收养家庭名单到了16个之后,我们再次“斩钉截铁”地叫停了。
郑琼挖掘了一个志愿者,就是11号家庭的SindyOst。她的任务,就是在新家庭的群里,帮忙收集资料,培训她们搞心愿单,回答各种问题。
张译心又找到一些志愿者,把各个家庭的资料翻译成中文。
凝月也来帮忙校对。
人多力量大,16个新家庭的资料在四天内整理完毕,比前16个家庭花费的时间少了一半。
而这些新家庭,也已经充满期待地盼望着被陌生人祝福的机会。
这几天,这些新家庭在群里都反复地说:我们不在乎自己心愿单上的东西有多少件被购买掉。我们只想也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这么美妙的,感人的,和我的孩子密切相关的事情,我们不想错过。无论如何,我们都感谢所有人。
下面就是第17号到第32号家庭的故事。故事很长,家庭很多,我希望您能够都读完。
每一个收养家庭,他们的故事都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多不同。
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