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瘤起源于生殖细胞,常由三个胚层组成,有时仅有两个胚层,发生在胎儿中轴线器官,多见于骶尾部、头顶部、卵巢、舌下等中线部位。
胎儿畸胎瘤可发生在胎体正中线轴任何部位,根据回声特征可分为:①囊性型,肿块边缘清,内为液性暗区,暗区见强回声带或平行的短细带状回声;②实性型,肿块呈混合性或实性不均质性回声,内含少量液性暗区,可有强回声的团状、棒状骨骼样回声。胎儿畸胎瘤瘤内常可显示丰富的血流信号。
根据畸胎瘤发生的部位有不同的超声表现。
1,骶尾部畸胎瘤胎儿骶尾部皮下一肿块,肿块可呈囊性页可为混合性,突出于羊膜腔内,可随胎儿活动而摆动,完全囊性者应注意与尾椎脊膜膨出鉴别。见图1,图2,图3,图4。骶骨前方生长的小型畸胎瘤不突出皮下,容易漏诊。
图1A胎儿骶部畸胎瘤声像(1)
图1B胎儿骶部畸胎瘤声像详解(1)
图2A胎儿骶部畸胎瘤声像(2)
图2B胎儿骶部畸胎瘤声像详解(2)
图3胎儿骶部畸胎瘤彩超表现
图4胎儿骶部畸胎瘤标本
2,颈部畸胎瘤胎儿颈前区向外突出混合性肿物,使颈部结构不清,见图5,图6,图7.
图5A胎儿颈部畸胎瘤声像
图5B胎儿颈部畸胎瘤声像详解
图6胎儿颈部畸胎瘤三维成像
图7胎儿颈部畸胎瘤标本
3,口腔畸胎瘤长大时向口腔外突出,在颈前形成混合性肿块,使胎儿面部显像困难,见图8,图9.
图8A胎儿舌部畸胎瘤声像
图8B胎儿舌部畸胎瘤声像详解
图9胎儿舌部畸胎瘤三维图像与标本
畸胎瘤的生长部位、回声特征和大小决定胎儿预后。表面生长,囊性为主、小的畸胎瘤在新生儿期切除畸胎瘤效果良好。实性为主的畸胎瘤恶性程度高;瘤体较大者瘤内容易出血或造成分娩障碍,可导致破裂性出血,预后差。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