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急性胰腺炎常在饱食、高脂饮食或饮酒之后发生。其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取决于病因、病理类型、和诊治是否及时。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多为上腹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散,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轻症轻压痛;重症腹膜刺激征、腹水等。
饮食控制是治疗胰腺炎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病情转归及预后。因此,必须重视不同阶段患者饮食的指导。
营养治疗原则
1.轻症型
①发病初期:为抑制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负担,应禁食2到3天,营养支持以肠外为主,切忌过早饮食。
②症状缓解后:先从清流食开始,逐渐增加进食量并过渡到正常饮食。
2.重症型
①急性发作期:绝对禁食采取肠外营养支持。
②恢复期:当胰腺炎症趋于控制,胃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逐渐由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过渡,以避免由于长期禁食引起消化机能减退,维持和改善肠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肠道细菌移位。
饮食原则
1.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通常建议每隔3小时左右进餐1次,每天5-6餐。每餐食物总容量在ml左右。减轻消化道负担的同时增加营养素供给。餐次安排可为(酌情调整):早餐(7:00)→早加餐(10:00)→午餐(12:00)→午加餐(15:30)→晚餐(18:30)→晚加餐(21:00)。
2.选流质饮食、软饭:食物呈半流体状态或羹状,细、软、碎,易于咀嚼吞咽,易消化吸收。将食物切碎、煮烂后食用,少用含有膳食纤维和动物肌纤维多的种类。
3.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全天烹调用油量控制在20-25g,选择植物油,烹调低脂肪膳食选用蒸、煮、炖、拌等方法;肉汤类应在冷却后除去上面脂肪层;不吃肥肉、动物内脏(鸡猪鹅肝)、奶油点心、猪蹄、猪头肉、鸡皮鸭皮、烧烤类食物等;选用低脂或脱脂奶制品;限量食用植物油。
食物选择——适宜用食物
1.米面类:大米粥、小米粥、山药枸杞粥、枣泥粥、碎菜肉米粥等;烂面条(挂面)、面片汤、面包、软馒头、饼干等。
2.肉蛋类:优先选低脂肪的鱼肉、鸡肉等白肉,其次是嫩瘦肉如猪里脊、瘦牛肉等,可先煮烂再切碎,制成小肉丸、肉粥、肉包、馄饨等食用。蛋类可以选择蒸蛋羹。3.蔬菜水果类:除去根茎的叶菜搅碎食用,如菠菜泥;瓜菜类如丝瓜、冬瓜、西葫芦等;不酸的果汁或果泥,如蒸熟的香蕉、苹果等。
食物选择——忌用食物
1.高脂肪食物:肥肉、动植物油脂、各种油炸食品、奶油、油酥点心等。
2.生冷坚硬和过于粗糙的食物:生冷的瓜果、凉拌菜、火腿、腊肉、韭菜、芹菜等。
3.辛辣刺激性食品或调味品:辣椒、胡椒、芥末、咖喱等。
4.易胀气食物:土豆、红薯、芋头、南瓜、豆类、洋葱、韭菜、西兰花、花椰菜、卷心菜等。
想知道更多营养小知识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