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不平凡的,
旅游业有哪些关键词?
一起来看吧!
年十大旅游关键词
↓↓↓
关键词一
疫情冲击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国经济被迫按下“暂停键”,全国的旅游行业更是受到巨大冲击,餐饮业、零售业、体育运动业等泛旅游产业也损失惨重。春节假期文旅市场的步调,更是被严重打乱。
疫情的发生几乎直接阻断了游客年上半年的出行计划,与之相关的整个文旅产业链条,旅行社、酒店餐饮、旅游商业都成为“重灾区”。
从影响程度上,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11.68亿人次,同比下降62%,国内旅游收入0.64万亿元,同比下降77%。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6.63万亿元,业界权威专家据此估算,旅游行业的停摆将带来每日超亿元的损失,全年旅游业损失预计接近3万亿元。
关键词二
旅游直播元年
年被称为“旅游直播元年”。同程集团创始人吴志祥、去哪儿网总裁勾志鹏、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等人都纷纷入场直播,并且上阵带货。此外,海南三亚、浙江杭州、广西桂林等地的文旅局局长、旅游企业和景区的负责人等也在在线旅游平台开启直播。
在无法出门的日子里,具有即时互动和沉浸性特点的直播成为助力旅游业复苏的一大法宝。“云看展”“云旅游”“直播带货”等“直播+旅游”碰撞出来的火花,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也推进了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关键词三
复工复产
文化和旅游部9月27日召开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全国文化和旅游业进入全面复工复产复业阶段。
截至9月中旬,全国已复工复业旅行社为家,占全国现有旅行社总量的75.72%,团队旅游业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40%左右;在线旅游企业订单显著增加,业务总体恢复至去年同期四成左右;星级饭店业务加快恢复,复业率达91%。
在多方合力之下,旅游业已经走出最为艰苦的时刻,步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面复工复产的新阶段。旅游消费的信心正在复苏,旅游产业的动能正在积聚。
关键词四
旅游消费券
后疫情时期,扩内需、促消费成为阶段主题,为了更好推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不少地区采用发放旅游消费券、门票降价等方式,通过增强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来刺激消费,继而带动生产、投资等的增长,拉动经济复苏。
在疫情持续影响下,派发消费券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文化和旅游需求的一种方式,更是文旅行业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的一种努力。随着各地文旅消费券的有序发放,人们对市场复苏的信心指数普遍上升。
关键词五
无预约不出行
不同于以往“说走就走的旅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预约制也已成为景区常态化管理手段,“无预约不出行”成为游客文明出行的旅游新风尚。
一些热门景区实行门票预约制度后,有效加强了客流量监控,科学引导游客分时分流游览。“预约旅游”并非只是一时应急之策,而是旅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盲目游玩回归理性出游,从走马观花式的出游向深度游转变。
关键词六
景区降价免票
全国多地旅游景区迎来门票降价潮,上千家景区门票降价,部分景区还实行免费参观。业内专家指出,相比往年,今年各地景区降价幅度和范围更大,为疫后旅游市场复苏添砖加瓦,能够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旅游经济链条的整体复苏。
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同时调整旅游景区限量措施,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自8月起,各地景区掀起了一波降价潮,山东、山西、湖北、陕西、贵州、甘肃等多地景区纷纷降低门票价格,也有部分景区免费向游客开放。
景区降价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旅游意愿,提振景区人气,促进旅游行业的强劲复苏。
关键词七
天空之镜
“天空之镜”是指当盐湖有一薄层水的时候,与晶莹剔透的食盐结晶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一面镜子,形成海天一色的景象。
但是今年,各种自称“天空之镜”的景观在多地景区兴起。但仔细观察,景区宣传时所谓的“斥巨资打造、国内首创、站在上面如同悬空在蓝天之上、犹如漫步云端……”只不过是在地面上铺上镜面,剩下的全靠后期P图。
对粗制滥造的景观进行“巧妙绝伦”的后期修改,然后放到各大社交媒体上,获得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