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脊膜膨出诊断
脊膜膨出缘由
脊膜膨出检查
脊膜膨出感染
脊膜膨出医院
脊膜膨出饮食

一针一线织出幸福人生

在四川省阆中市洪山镇得阳村有一位36岁的普通妇女——李荣华,她双下肢瘫痪、肢体二级残疾,常年依靠轮椅生活,她用一针一线织出多彩人生、用灵巧的双手织出幸福美好新生活。她的事迹曾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登上《学习强国》,入围“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荣登年脱贫攻坚“四川好人榜”。

她的故事要从十七年前说起。

突遭不幸,苦闷迷茫中收获爱情

年,一个健步如飞、活泼可爱不满20岁的花季少女在广州务工,突然发现左小脚无故水肿,于是回家四处求医,辗转阆中、医院,仍然不见好转。

“最初左脚还能下地慢慢走,渐渐地左脚就不听使唤,紧跟着,右脚也开始和左脚一样了,到了年脚踝不能活动,脚掌不能抬起,膝盖不能弯曲,只能直直地放着,否则将会摔倒。我原本是一个健全的人,现在变成这样,落差太大了,当时我不愿意看到邻居,不愿意看到朋友,更不愿意看到同学,时时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以泪洗面,真的是死的心都有了!”李荣华说。上帝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一扇窗,年正月,经亲戚介绍,她和村里的小伙子敬帮洪认识并迅速结婚,“如果你坐着,我就是你的腿,如果你能站起来,我们一起闯世界”老公的一句话让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结婚后,敬帮洪天天开导她,为她疏通思想,带她走亲戚、见朋友,经过3个月的时间,李荣华抛弃了所有阴影,与老公愉快地生活。

手术失败,乐观向上家中喜添丁

年3月,在残联组织的关心下,在老公敬帮洪的鼓励下,她来到川北医学院就医,用核磁共振检查出脊膜膨出,手术后,治疗效果不佳,双下肢瘫痪,然后辗转成都、上海等地求医,花费近20万元医药费,导致家中一贫如洗,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无奈之下,老公只能外出务工,她也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坐着轮椅帮助家人料理家务,空闲时间,静下心通过书籍学习养殖技术,养殖生猪,鸡、鸭,获得了一定的收入,弥补家庭日常生活和医药费开支。

“那时的生活过得非常苦,夫妻聚少离多,但年10月儿子出生,让我们整个家庭充满生机,看到生活的希望,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我虽然身体残疾,但是精神不能残疾,一定要给儿子树立一个靠自己养活自己的好榜样”,李荣华说。

勤学善思,心灵手巧甩掉贫困帽

年,李荣华一家4人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年南充市残联、阆中市残联在洪山良善垭村建立残疾人手工编织基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开展了手工编织技术培训。“开始我没有打算去学习,行动不方便又怕别人笑话,残联的廖小英理事长、田家祥主任等工作人员三番五次上门开导我,我的心被他们说动了,既扶贫又扶志,坚定了参加学习的信念”李荣华说。在培训中,李荣华每天克服身体不便的困难,骑着三轮摩托去8公里外的良善垭村学习,不管天晴下雨从未缺席。刚开始,李荣华图纸看不懂,钩针不会使,肢体二级残疾的尹红老师既鼓励她又激励她,并将图纸和实物进行一一比较,细心讲解,层层分析,结合尹红老师所教的教程和视频,不懂就在网上查阅资料,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用心刻苦学习,掌握了手工编织技术,实现了坐在轮椅上居家灵活就业。现在李荣华主要钩织的是0-6个月小孩的毛线鞋,一天能织三四双,如果晚上加班可织五六双,每双鞋阆苑善坊收购价为8元,再加上残联每双鞋补助5元,一天能挣七八十元,月收入近元,她老公敬帮洪每年在外务工也有0多元的收入,再土地流转费用每年也有多元,现在她们家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脱贫了!

收学徒,开直播带动更多人奔康

离洪山镇一公里处,就是李荣华的家,一座二层楼的小楼房就靠在马路边,交通非常方便,从屋后的便民路走到房前,处处都非常干净整洁,李荣华正在院坝里,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编织毛线鞋,看到我们热情地招呼,闲谈中,只见她左手缠绕着红色的毛线,右手握住一根十多厘米长的织针,手指交错翻飞之间,动作十分娴熟,不一会,一只小小的婴儿毛线鞋逐渐成形……

供稿:阆中市残联

往期精选

一图读懂

政协第六届南充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今年全国高考时间定了,高考分数不提供给考生所在中学——

阆中市被授予“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

蓬安县残联召开春节假期收心会

牛年第一个工作日,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zhiquq.com/jmpczd/842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