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脊膜膨出诊断
脊膜膨出缘由
脊膜膨出检查
脊膜膨出感染
脊膜膨出医院
脊膜膨出饮食

案例分享医院骨肿瘤科李红专

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zhuajiang.com/shishang/xinchao/22842.htm

病例一

前列腺癌是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恶性疾病,在欧美发达国家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现阶段也呈逐步上升趋势。由于我国前列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尚不普及,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骨骼转移是晚期前列腺癌最主要的表现。

近日,医院骨肿瘤科李红专主任团队成功治疗一位颈椎前列腺癌转移的患者。该患者因病情被耽搁时间长、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病变界限不清,局部粘连严重,肿瘤剥离困难,在李红专主任团队专业科学的治疗下好转出院。

患者年11月诊断为前列腺癌,医院治疗后患者自觉颈肩部疼痛伴左上肢麻痛、无力,期间医院诊治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近3月来症状明显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家属经过多方打听后找到了医院骨肿瘤科李红专主任,经详细查体、阅读影像学资料后认为患者颈椎不稳定,没有瘫痪已属幸运。

病例资料基本信息:患者杨某某、男、66岁、汉族,因“颈肩部疼痛伴左上肢麻痛、无力3月,加重1周”于-3-:00以“骨和骨髓继发性恶性肿瘤”收治入院。患者年11月诊断为前列腺癌。医院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患者自觉肩颈部疼痛伴左上肢麻痛、无力症状加重并出现左手拇指、食指、中指麻痛症状,右上肢麻痛症状,右下肢无力。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患者精神欠佳,扶入病房,肩颈部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多汗,食纳差,夜寐不安。

专科检查:脊柱未见明显侧弯及畸形,颈部棘突压痛(+),叩击痛(-),左肩部局部压痛(-),叩击痛(-),左上肢肌力减退,肌力Ⅲ级,右上肢肌力Ⅳ级,双上肢感觉可,左侧Hoffmann征(+),右侧Hoffmann征(-),右下肢肌力减弱,肌力Ⅳ级,感觉如常,左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正常,四肢生理反射存在,双下肢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颈椎核磁示:1.颈椎、上段胸椎多椎体、部分椎体附件及斜坡多发异常信号,结合病史,考虑成骨性转移并C3-6层面椎管及左侧侧隐窝受累,椎旁软组织肿块形成,请结合临床,必要时进一步检查。2.颈椎骨质增生。3.C4-5、C5-6、C6-7椎间盘变性、后突出。4.右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

通过仔细查体、阅片、查阅文献资料,最终骨肿瘤科讨论决定,于年04月07在全麻下行经颈椎后路病灶切除+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手术历时9小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四肢感觉、运动功能基本正常,现患者已经好转出院,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术前影像资料术中操作术中切除的肿物术中拍片术后复查术后病理脊柱骨转瘤骨科治疗的目的:(1)明确肿瘤的组织学性质,以利于肿瘤的进一步治疗;(2)获取病灶的组织标本,便于分子病理学及遗传学分析,利于靶向及免疫治疗;(3)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4)预防以及治疗骨折;(5)提高患者生存质量;(6)减少或避免患者长期卧床所引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脊柱骨转瘤的手术适应证:(1)脊柱不稳或有椎体塌陷;(2)肿瘤压迫导致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3)对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均不敏感的肿瘤;(4)顽固性疼痛非手术治疗无效;(5)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确诊;(6)肿瘤环硬脊膜生长、压迫脊髓。

手术时机:(1)尽可能在骨折发生前进行外科干预;(2)Mirels评分系统可有效评估病理骨折风险,指导预防性内固定;(3)评分≤7分可继续内科治疗或放疗、暂不考虑手术;(4)评分≥9分者应手术治疗,预防性内固定。

病例二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肿瘤,也称为原肠囊肿、神经肠囊肿,是指胎儿在胚胎期中,如果正常发育的话将发育成为食管和呼吸系统区的内胚层组织,向背侧穿过插在内胚层与中胚层之间到达神经板,而逐渐在椎管内形成的囊肿。

近日,医院骨肿瘤科李红专主任团队成功治疗一位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患者。该患者因病情被耽搁时间长、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在李红专主任团队专业科学的治疗下康复出院。

患者半月前腰背部疼痛、右下肢疼痛麻木伴活动受限,医院,检查后建议转院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家属经过多方打听后找到了医院骨肿瘤科李红专主任团队。

病例资料

基本信息:患者武某、男、54岁、汉族,因“腰背部疼痛、右下肢疼痛麻木伴活动受限半月”于-4-:26入院。

患者自述半月前劳累后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休息后症状不缓解,逐渐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站立、行走活动受限,医院,检查后建议转院进一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遂至我院。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腰背部疼痛,右下肢疼痛麻木,站立、行走活动受限,不能平卧;饮食可,睡眠欠佳,二便调,舌淡、苔白、脉弦。

专科检查: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未见明显后凸、侧弯畸形,胸腰段棘突及椎旁压痛(+),叩击痛(+),闭气挺腹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右侧40°)及加强试验(+)、屈颈试验(+)、腰椎后伸试验(-),腰椎活动可,右下肢肌力III级,左踇趾背伸肌力减退,左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减退,右下肢感觉及运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核磁:1.T12-L1层面椎管异常信号,考虑髓外硬膜下囊性占位性病变,结合强化,神经源性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神经鞘瘤囊变?2.T12椎体异常信号,结合强化,考虑血管瘤。3.L1-2、L2-3椎间盘变性、膨出。4.L2-3椎体相邻缘终板炎改变。5.胸腰段椎体退行性改变。

通过仔细查体、阅片、查阅文献资料,最终骨肿瘤科讨论决定,于年04月14在全麻下行胸腰段后路椎板减压+囊肿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手术历时6小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现患者已经治愈出院,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术前影像资料术中操作术中切除的囊壁术中拍片术后复查术后病理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囊肿位置从脊柱节段来看的话,多位于颈段、胸段或颈胸交界区域;从肿瘤与硬膜的位置来看的话,髓内、髓外硬膜内或与椎管外的囊肿相连。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囊壁具有无肌层的单纯或假性复层上皮,有的有肌层,其上皮则似来自食管、胃或肠道。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多见于男性儿童或青少年。患者起病后进展缓慢,症状和体征多为囊肿所在部位发生神经根性疼痛,其中尤以双侧颈痛、颈部活动受限和颈部抵抗等多见,患者可能出现运动障碍、截瘫或四肢瘫。患者病程中可能会有间隔数月或数年的反复发作,如发现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即应考虑有肠源性囊肿,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病变以解除脊髓受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手术切除手术入路可在背侧入路通过椎板切除囊肿,也可在前入路由颈前或开胸切开椎体以切除病变。术中可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先后或联合进行,旨在完全切除囊肿组织。术中应该仔细分离粘连,并保护好脊神经和脊髓。手术前后可以辅以神经营养治疗。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彻底摘除后很少复发,多数能完全治愈,预后良好。专家简介李红专,男,47岁,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甘肃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中西医结合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老年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环骨盆微创救治联盟理事。

技术特长:主攻病种以全身各部位骨与软组织肿瘤、骨与软组织结核、骨质疏松(原发性和继发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结核、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综合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手法治疗四肢骨折;复杂创伤急救及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椎间盘镜结合椎弓根技术微创治疗脊柱骨折,Centerpiece钢板颈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颈椎椎弓根钉治疗颈椎骨折脱位,MIS-TILIF治疗腰椎滑脱症,骨盆微创通道螺钉技术,天玑机器人辅助下脊柱、骨盆微创手术等新技术新业务。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上午

王久夏,男,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

医院骨肿瘤科副主任,甘肃省陇中正骨学术流派第六代传承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继承人,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骨创伤与孟氏疗法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骨科学组(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防治联盟甘肃省联盟骨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诊治:骨与软组织肿瘤,骨转移瘤,脊柱结核,四肢骨折及病理性骨折,脊柱骨折的PVP、PKP治疗,脊柱退行性病变的保守及手术治疗,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及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骨坏死等骨病的诊断与治疗。

科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并完成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并获甘肃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参与并完成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三项。发明实用专利1项,获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著作:以主编、副主编、编委参编著作四本。

论文: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六上午

李晶,中医骨伤科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整脊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医正骨、四肢骨折及骨肿瘤的手术治疗,在中医药防治骨结核、骨感染、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许伟,男,年出生,中医骨伤科学硕士,主治医师。

年参加工作以来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工作认真,努力。在中医正骨、脊柱及四肢骨折、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性关节炎、骨肿瘤的中西医治疗,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疾病以及中医药治疗骨与软组织原发性肿瘤的科学研究等方面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临床擅长骨与软组织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骨性关节炎的诊治。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药学发展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副主编著作1部。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下午

兰晓飞,男,中医骨伤科硕士,住院医师。

恪守规范、专业、严谨的工作精神,秉承仁爱、传承、创新的工作态度。在中西医诊治四肢创伤、骨关节退行性疾患、脊柱疾患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致力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化疗、手术切除与重建及中医药综合治疗。参与省厅级科研两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科室简介

骨肿瘤科医院的二级分科之一,开放床位24张,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4名,科室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临床诊疗水平及科研能力强。

科室主要诊治各年龄段的四肢、脊柱及关节部位的骨与软组织肿瘤,骨转移瘤,脊柱结核,四肢骨折及病理性骨折,复杂骨盆、髋臼骨折,脊柱骨折,脊柱退行性病变的保守及手术治疗,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及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骨坏死等骨病(先天性骨病、代谢性骨病、职业性骨病、地方性骨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等)的诊断与治疗。

目前科室开展的特色诊疗技术有:经后路扩大切除治疗脊柱及骶骨肿瘤、微波消融、钉棒系统内固定、3D打印脊柱重建术;骨转移瘤的化疗、微波消融、射频消融、中医药辅助治疗;经前后联合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重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Ilizarov架骨搬移术治疗四肢骨肿瘤瘤段切除;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Kummell病、椎体转移瘤、骨髓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术;髋、膝、肘关节肿瘤的肿瘤型假体置换术;抗生素骨水泥珠链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技术;天玑机器人辅助下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

科室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项,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的课题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甘肃省药学发展三等奖2项,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2项,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实用专利2项。

骨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郑重承诺,将以“一流的水平、高尚的医德、科学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为患者服务。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zhiquq.com/jmpcyyy/928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