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在《河南法制报》
都说头大的宝宝聪明,可是在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马云富教授的眼里,宝宝的头围过大,很有可能意味着孩子生病了。在该科住院的宝宝中,大部分都是大头,或者长着“小尾巴”,他们或患有脑积水,或患有脊柱裂,甚至两种疾病并发。
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神经中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支配着全身的活动、感觉及各种功能活动,是人体的司令部,这就要求主刀大夫的医术和手法更精更细,因此,显微镜和脑室镜就成了马云富进行手术治疗时的好“帮手”。凭借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精湛的医术,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马云富每年要做余例手术。办公室里那整面墙都挂不完的锦旗和牌匾,是对马云富及该科全体医护人员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手术台上医患合体战病魔郑大三附院小儿神经外科日常的交接班时间稍微早一些,7点40分就开始了。今天的住院病人有48位,大多数都是脑积水和脊柱裂的患儿。
8点10分,查房结束,马云富要开始准备今天的手术了。这位患者7岁时因脊柱裂接受过手术治疗,如今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近期又出现下肢麻木、无法站立,大便干结,小便失禁的情况,慕名来到郑大三附院,经检查发现是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粘连、脊髓低位,椎管内脂肪堆积,压迫神经,需再次手术。
换上经过严格消毒的绿色手术服、口罩和帽子之后,马云富走进手术室。从皮肤到脊髓,有皮下组织、脂肪、肌肉、筋膜、硬膜等十几层人体组织,要给脊髓做手术,就需要打破这一层层的“障碍”。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在手术室角落里待命的大型显微镜要上场了。在显微镜的帮助下,马云富凭借20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水平,一丝一毫地从椎管内取出与脊髓混杂在一起的脂肪组织。手术室里只听到监测仪器发出平稳的鸣叫,原本预计要到下午两点多才能完成的手术,提前一小时顺利结束了。
显微镜是医生好“帮手”手术结束后,马云富向记者介绍,传统脊柱外科手术为裸眼操作,受环境照明和医生视力等因素影响,深部的神经及血管不能完全看清,易损伤脊髓及神经根,这样势必导致手术创伤加大,患者术后恢复慢,也增加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在显微镜下手术,操作更精细,有助于分辨正常神经组织和病变组织,对神经的牵拉刺激要远远小于传统方式。”他说,显微镜下解剖层次分明,可以提高病变的全切除率,减少残留,降低复发率。同时可以尽量避开血管,减少出血,在清洁的视野下完成手术过程,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所受的术中损伤。患病早期,通常不会有具体症状,此时若能尽早手术,成功率非常高,如果已经有症状出现,更要尽早手术,以防止病情继续发展。
一些严重的脑积水患儿需要进行尽早手术治疗,要根据脑积水的程度、类型选择内镜造瘘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精细的手术过程对主刀大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马云富也不断吸取新的科技手段运用到诊断治疗当中。在他办公室的书柜中,摆放着几个白色的头骨模型,这些就是根据精细的检查数据通过最新的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患儿头部模型,立体直观的表现形式,能帮助他更好地判断病情、制订手术方案。
脑积水脊柱裂要及早发现和预防中午一点半,马云富回到办公室,叫了一份外卖饺子后,便开始回复补骨脂针剂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