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除了要考虑颅脑疾病外,脊柱问题也不容忽视。武汉的杜爹爹(化姓)便是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十余年,虽然知道自己有颈椎病,但从未将二者关联起来,直到偶然扭伤后被紧医院脊柱外科治疗,这才知道自己竟然是因为颈椎病差点导致瘫痪。
杜爹爹今年71岁,有脑梗塞病史的他虽然双手麻木、右下肢不适已十年有余,却一直误以为是脑梗塞引起的行动不便,从未将其与自己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相关联,尽管生活中一直在积极锻炼、按时服药,但一直未曾前往脊柱外科专科进行详细问诊。
3月26日,杜爹爹在家活动时不慎扭伤了自己的腰背部,当即便感到疼痛难忍,不仅起床与翻身等活动受到了明显影响,甚至还不能长时间站立及坐立,走路也歪歪倒倒地像踩在棉花上,休息后不仅没有好转,四肢麻木、不适的症状反而加重了。以为是自己把腰扭坏了的杜爹爹立即让儿女拨打了将自己医院急诊科,并在完善相关检查后收治到脊柱外科行进一步治疗,随后,杜爹爹被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
“在和爹爹沟通后,我们了解到他在患病初期便常常出现双上肢麻木、右下肢沉重感等肢体功能障碍,但由于对脊髓型颈椎病认知的缺乏,一直以为是自己脑梗塞导致的,直至这次突发腰部扭伤的意外,机缘巧合之下住到我们脊柱外科才终于知道了自己是脊髓型颈椎病,”接诊的脊柱外科医生陈东解释道,“由于病症发现不及时,爹爹已经出现了四肢不全瘫痪的症状,必须尽早行颈椎手术治疗,才能为肢体功能的恢复争取更多机会。”
据脊柱外科专家介绍,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一般起病缓慢,然后逐渐加重,患者往往容易忽视,很多患者还容易与脑梗塞等颅脑疾病相互混淆,常常耽误了治疗,而一旦遇上紧急事件,比如突然刹车、意外摔倒等便极有可能导致其四肢瘫痪,而等到瘫痪了再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和预后将会大受影响。
考虑到杜爹爹病史长且年岁较大,在来院时便已出现四肢不全瘫症状,使得手术风险大幅提升,术中稍不谨慎便可能导致其瘫痪,再加上颈椎减压手术属于最高难度等级的手术,脊柱外科专家团队在与爹爹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为其详细评估并制定了专属的手术方案。
4月3日上午,在脊柱外科副主任万松的带领下为杜爹爹在全麻下行颈椎后入路颈椎融合术与椎板切除减压术,将手术时长严格控制在1小时内并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在确保安全后又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利用超声骨刀切开椎板,清理椎管内粘连软组织,充分缓解硬脊膜受压情况,术后杜爹爹恢复情况良好,相应症状明显减轻,成功为其解决了瘫痪的风险。
4月8日复查MRI清晰显示杜爹爹术中各椎间隙及骨性椎管未见狭窄,脊髓充分解压。
术前可见爹爹的脊髓受压严重
“我知道我这次的手术风险很高,做不好可能会瘫痪,医院,他们甚至不敢为我做这个手术,还好脊柱外科的医生们都没有放弃我,为我成功完成了这样高难度的手术。”4月9日,已经能够自如地起床及翻身、并可维持较长时间站立及坐立活动的杜爹爹感激道。
术后,已经可以正常坐立起来的杜爹爹正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正在病区行走活动的杜爹爹
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万松提醒,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它通常会影响到颈部脊髓,导致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此种病症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从事低头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人群,日常需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定期进行颈部伸展运动;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万松强调,如果出现颈部疼痛、手臂或腿部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便可能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积极治疗,以免导致瘫痪等严重后果。
记者:罗冰通讯员:李林牧潘雨茜胡玲
编辑:王建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