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腿疼
科普知识讲座
陈拥军
年5月26日
PROFILE
陈拥军
集美区后溪镇卫生院书记、院长,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医院院长交流分会理事;
福建省基层农村卫生协会理事;
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委员;
厦门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
集美区人民政府复议专家库专家。
擅长中医内科、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应用传统经方治疗疑难病症上有独到见解。对各类人群后天综合调理、中医药养生保健、康复指导有丰富经验,在慢性病各阶段的中医特色治疗和照护上有独到心得。
“集美科普”大讲堂
第十四场开讲啦!
Aboutus
年5月26日,由集美区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集美科普”大讲堂第十四场在东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集美区后溪镇卫生院陈拥军院长,以《腰腿疼知多少》为主题,向社区居民阐述了老年人腰腿疼痛的原因及预防保健等医学知识。
讲座刚开始,宣讲老师就以大量图片、视频及具体案例,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为什么会出现腰腿疼痛。
“经过院长的讲解,才算明白了腰腿疼要如何预防和功能康护”东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王老先生说,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认识到没有无缘无故的病痛,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的避免腰腿疼等问题。
讲座知识回顾
重点知识整理
腰腿疼的概念
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病史。
这些腰腿痛多发生在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亦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于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由于腰椎发生明显退行性改变,出现腰腿疼痛症状明显增加。
因此,腰腿疼痛是困扰、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腰腿疼?
定义:指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症。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该病与肾虚、风邪入侵有密切关系。腰腿痛多因扭闪外伤、慢性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轻者表现为腰痛,重者除腰痛之外,还向腿部放射疼痛,并且腰肌痉挛,出现侧弯。
腰腿痛的病因复杂,有先天性的,有外伤、身体机能退变造成的,还有一些内脏疾病也可表现为腰腿痛、甚至心理因素引起的腰腿痛近年也逐步增多,很多疾病都可引起腰腿痛,腰腿痛的病因及其可以引起的疾病分类如下:
病因分类
损伤:骨折与脱位、韧带劳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肾挫伤等;
退变:腰椎骨关节炎、小关节紊乱、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内脏下垂等;
炎症:脊柱结核、化脓性骨髓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神经炎、脊髓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尿路结石等;
肿瘤:转移癌、血管瘤、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脊髓及神经根肿瘤、胰腺癌、盆腔肿瘤等;
发育及姿势异常:隐性脊椎裂、脊柱侧凸、后凸脊膜膨出、血管畸形、游走肾等。
1
外伤
多由间接外力引起,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
包括脊柱椎体及其附件骨折、脱位、椎管占位、神经损伤等。
椎体爆裂骨折
为什么会出现腰腿疼?
2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一、久坐
二、久站
三、肌肉紧张
四、慢性缺血
五、超负荷
3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LDH动画演示
腰椎MRI影像学表现
4
腰椎管狭窄
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椎管狭窄
5
腰椎滑脱
正常人的腰椎排列整齐,如果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其中一个腰椎的椎体相对与邻近的腰椎向前滑移,即为腰椎滑脱。
腰椎椎体(多为腰椎4、5)因失去椎弓根的连系而向前滑脱,导致神经根、椎管内马尾神经或脊髓受压,腰椎承受力变异,出现以腰痛或下肢麻痹、疼痛、大小便问题、走路无力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6
腰椎肌腱、韧带、筋膜的附着点损伤
包括腰背部纤维织炎、腰3横突综合症等,该类疾病患者一般只有腰痛症状,而且以局限性疼痛为主,下肢症状不明显。
7
骨质疏松症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易致椎体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
8
坐骨神经痛
先有一侧腰部或臀部疼痛,并向一侧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外踝部扩散,从股外侧一直痛、麻到小腿,高抬腿时疼痛加重。除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外,臀部肌肉痉挛也可引起。
9
腰椎结核
脊柱结核为继发病,原发病为肺结核、消化道结核或淋巴结核等,经血循环途径造成骨与关节结核。
患者在站立与行走时,往往用双手托住腰部,头及躯干向后倾斜,使重心后移,尽量减轻体重对病变椎体的压力。患者从地上拾物时,不能弯腰,需挺腰屈膝屈髋下蹲才能取物,称拾物试验阳性。
后期患者有腰大肌脓肿形成,可在腰三角、髂窝或腹股沟处看到或摸到脓肿。腰椎结核者脊柱后凸通常不严重,从胸椎到骶骨,沿着骶棘肌两侧,用手指顺序按摸,亦能发觉轻度后凸。
寒性脓肿在有继发感染时会出现高热以及毒血症症状加重。溃破后先流出大量稀薄液体,混有干酪样物,也可伴有少量死骨。破溃后往往形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
影像学可见三大特点: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脓肿。
腰椎结核X片
MRI影像
腰腿疼的预防保健
重点知识整理
中医对腰腿痛的认识
《内经》中已有腰痛和背、骶、臀、下肢等部位疼痛的记载,并指出其病因是风寒湿邪外袭,劳损外伤。
隋代《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肾主腰脚”,不仅强调腰痛与肾的关系,而且明确指出腰痛可牵涉到下肢痛。
中医认为,产生腰腿痛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型:
1、急性闪挫,气血瘀滞型
2、外感风寒湿邪
3、久病劳损,肾虚型
什么样的人容易“腰痛”
长期久站、或久坐者超负荷用腰
不良用腰习惯者
先天性椎管发育不良或畸形(狭窄)者
后天脊椎侧弯者
为什么有些人腰痛会伴腿痛?
主要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等各种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导致。
腰腿痛的预防保健
避免外伤
采用正确的姿势
使用硬板软垫床
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
饮食有节
腰背肌功能锻炼
理疗、推拿按摩
药物
采用正确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仅能够省时省力,减少人体骨关节、肌肉、韧带的磨损,又可避免不良姿势造成的各种损伤。例如:搬取重物时先双膝屈曲下蹲,然后再搬取重物则不易损伤腰部。
否则,如双膝伸直,弯腰搬取重物则很容易引起腰部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应防止长时间的单一姿势,纠正不良姿势,防止过度劳累。特别是腰部的超负荷使用必然会造成腰部肌肉、韧带和关节等的损伤而出现腰痛、腿痛。
使用硬板软垫床
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人生将近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睡床的合适与否
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硬板床睡上去不舒适,软床睡上去又易引起脊柱的变形,时间长了就会出现
腰酸腿痛。那么什么样的床最为合适呢?在木板床上加一个5—10厘米厚的床垫最为适宜。
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
中医认为:“寒胜则痛,寒主凝滞,气血不通,经脉不畅,不通则痛,这一连串的病理改变都可导致腰腿痛”。为此,生活起居,工作学习的环境要干燥,温暖,特别不要睡卧在寒冷潮湿的地上,淋雨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剧烈活动和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冬季的睡床要温暖,农村可睡火炕,城市可用电热毯,这些都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腰腿痛的双重作用。
饮食有节
肥胖的人往往易于发生腰背痛,不言而喻,是其过分的体重增加了相应肌肉、韧带和骨关节的负担而致。故其治疗措施之一就是要节制饮食,减轻体重和由于肥胖给腰椎带来的额外负担。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妇女产后,都处于易于发胖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中老年人发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的减少,使脂肪增加,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饮食所造成。
饮食应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腰背肌功能锻炼
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加强项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
锻炼方法:
燕飞法
三点支撑法
五点支撑法
燕飞法:俯卧,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保持此姿势3~5秒,再放松肌肉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三点支撑法:仰卧,去枕屈膝,将腹部及臀部尽量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及双足三点支撑身体的重量,抬到最高点后保持此姿势3~5秒,再放松肌肉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五点支撑法:仰卧,去枕屈膝,将腹部及臀部尽量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双肘部及双足五点支撑身体的重量,抬到最高点后保持此姿势3~5秒,再放松肌肉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理疗、推拿按摩
单纯针灸、手法治疗不能使突出的髓核还纳。但在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关节
功能、松解神经根粘连等方面已被科学实验所证实。手法应轻柔,不宜用暴力。
药物治疗
药物:使用脱水药、激素类药主要是使受压的神经根水肿消退,减轻炎症反应,但不可长时间使用。
同时使用一些对症的止痛药物。
可同时配合热敷、理疗。
微创或者介入治疗。
补益肝肾之类的中药方剂,如独活寄生汤等。
七种腰痛需要看医生
1、腰痛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无力、麻木或疼痛。
2、无外伤史的剧烈腰痛,不敢活动或活动后加重。
3、固定部位的局限性疼痛,而且逐渐加重。
4、腰痛并伴有腰部畸形(后凸或侧弯)
5、腰部疼痛伴有大小便障碍。
6、捶击局部,疼痛加剧或伴有向下肢的放射痛。
7、有些患者无明显疼痛,但不能直腰或不能长距离步行,否则下肢酸痛、麻木,必须下蹲休息后方可继续行走。这类患者可长距离骑车,并无不适。
集美科普整理推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