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案分享
2月17日夜里11:00,内科病房来了一位青年男性患者,病人腹痛难忍,表情痛苦。自诉2天前饮酒及食用大量油腻食物后,出现腹痛症状,到附近诊所就诊,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健胃消食片、山莨胆碱片”口服,疗效不明显,且出现腹痛加重、发热、恶心、呕吐症状。内科值班大夫陈丽丽医师经询问病史和详细查体再次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考虑急性胰腺炎,请示内科张晓燕主任后立即急查血淀粉酶及脂肪酶以及血常规、CRP、PCT和上腹部CT,查血淀粉酶脂肪酶明显升高,血常规和CRP等炎性指标也明显升高,同时CT提示胰腺炎并周围渗出。该患者胰腺炎诊断明确,立即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并给予禁食水、抑制胰液、胃液分泌,补充电解质及抗感染等药物治疗,患者症状渐缓解,住院一周后患者腹痛消失,各项异常指标恢复正常。(注:所有来院就诊人员须经我院预检分诊处扫码、测体温、排查登记无异常,同时进行抽血及胸部CT筛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进入门诊就诊。)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常分为急性轻症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轻症预后较好。重症者胰腺出血坏死,常见继发感染、腹膜炎、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周内病死率大于20%,所以有“冷面杀手”之称。
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胆道疾病和高脂血症。
胆道疾病
这是我国最常见的病因,占50%以上。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等疾病会阻塞胆道,导致胆汁反流入胰管,造成胰腺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胰腺而发生胰腺炎。
高脂血症
也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急性胰腺炎并静脉乳糜状血或血三酰甘油>11.3mmol/L可明确诊断。
过量饮酒
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胰腺组织,还可以刺激胰液分泌,导致胰管内的压力增高,胰液进入胰腺引起自身消化,从而发生胰腺炎。
外伤
胰腺受到外伤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其他因素
暴饮暴食、高钙血症、败血症、药物过敏等,也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及发热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伴有低血压或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率较高。
典型症状
腹痛
突发性,程度不一,呈持续性,多在中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束带状,弯腰抱膝或前倾坐位可能会减轻疼痛。
恶心、呕吐及腹胀
多在起病后出现,可频繁发作,呕吐物常为胃内容物、胆汁或咖啡渣样液体,呕吐后腹痛无法缓解。
发热
多有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如超过1周不退,需要考虑有继发感染。
低血压及休克
常发生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脉搏细速、口唇苍白、皮肤湿冷。同时可伴有呼吸困难。
伴随症状
腹部的压痛、反跳痛。
严重时可有腹水、肋周或脐周皮肤的青紫。
心、肺等多脏器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
怎么预防急性胰腺炎?
1、积极治疗原有的胆道疾病、高脂血症等,预防急性胰腺炎。
2、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熬夜、情绪激动,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情。还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增强体质。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尽量戒烟、戒酒。
5、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多吃一些鱼类、水果、蔬菜等。
6、定期监测血糖及血脂,必要时使用药物进行控制。
内科简介内科简介:我院内科分急诊内科和住院部,全科共20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对内科常见病: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脑血管病:各种眩晕症、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癫痫,睡眠障碍,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肺炎,气管炎,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癫痫等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与郑大一附院、中医一附院、医院深度合作,专家常年参与门诊坐诊与病房查房,医院医院的技术。内科-、干净整洁的住院环境
供稿
内科
编辑
张倩
▼您的健康我们用心守护▼把时间交给阅读急诊-(24小时)
-(24小时)
咨询-
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