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杨淑丽:瘫痪巾帼撑起一片天
郑州晚报第AII05版
-06-21
作者:张朝晖、黄辉闪、杨柳
天生残疾,下肢瘫痪,多次手术……一连串生活重压,没有让她弯下腰。巩义市鲁庄镇南村贫困农妇杨淑丽独自耕种21亩土地,供养女儿完成学业,用柔弱的肩膀为自家撑起了一片天,在当地传为佳话。 据了解,现年45岁的杨淑丽,在出生时即有残疾,原来勉强能够走路,后来又患上了硬脊膜突出症伴双下肢不全瘫。为了让女儿继续求学,她在自家原有2.5亩地的基础上,年承包了4.5亩地种植葡萄,又承包9.5亩地种小麦等。今年,她又种了4.5亩核桃……现在,杨淑丽一个人要耕种21亩地。 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对杨淑丽来说,是家常便饭。每天早早起床,骑着自己的代步车下地干活儿,到玉米地里拔草、施肥,到葡萄地剪枝、疏果,忙完地里忙家里……每天干活没少于10个小时。 得知杨淑丽家的实际情况,年,鲁庄镇就给她家申请了低保。年起,又为她申请了两项残疾人补贴。市农委协调合作社和她签订了葡萄、核桃的订单收购协议。 如今,杨淑丽的两个女儿一个考上大学,一个上了初中。从年开始,十几年来,杨淑丽一点点捡砖头、一点点攒钱,分6次攒起了4间砖房。
02
巩义市农委多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国农业信息网-06-21
作者:袁晓晶
今年以来,按照巩义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战略决策部署,巩义市农委结合部门职能,多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凝聚工作合力。多次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升全体帮扶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把脱贫攻坚当做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做。 二是开展社会化帮扶,解决实际问题。巩义市农委帮扶责任人每月到贫困户家中看望慰问,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省六次推进会后,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通过自查和互查,找出存在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按期完成整改。 三是制定农业产业扶贫措施,助推产业发展脱贫。结合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巩义市农委年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包含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扶贫、农业保险扶贫、发展绿色农业扶贫、信息进村入户扶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扶贫、公共服务建设维护试点村扶贫、田园综合体扶贫、新主体带贫等八项扶贫措施,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四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促进兄弟县早日脱贫。制定《巩义市农委帮扶淮滨县工作方案》,与荥阳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以发展弱筋小麦订单农业为抓手,促进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贫困人口按期脱贫。
03
郑能量
巩义45岁农妇杨淑丽身残志坚演绎不屈人生
郑报融媒
-06-20
作者:张朝晖、李晓霞、黄辉闪、杨柳
“淑丽啊,快过来歇歇,天不明就听见你骑车上地了,天长夜短,也甭老累了啊,恁些活儿咋能一口气儿干完?” “淑丽,来,家里熬的稀米汤,烙馍卷菜,你过来喝一碗,省得回家累得不轻还得做。”
6月20日凌晨3点多,杨淑丽就已经起床,屋里屋外倒腾,4点多,天色清亮,杨淑丽骑着黑色小电动三轮车,出门,村里少有人走动,出村向南大约三里地,就到了一望无际的葡萄园。 在地里忙乎几个小时,两手泥巴,一身热汗的杨淑丽骑车回家,沿路这家婶子,那家嫂子,端着饭碗大老远望见她就打招呼。 “不啦不啦,恁慢慢吃吧,我得赶紧回家嘞,母羊要挤奶,老二闺女明儿个考试,俺娘今儿个过生日,晌午俺姊们们都跟俺娘聚嘞!”杨淑丽一路不停朝路边的邻居们打招呼,有说有笑,一路笑声一溜儿顺风回到了家门口。 今年45岁的杨淑丽家住巩义市鲁庄镇南村,下肢瘫痪,与两个女儿相依为命,每天骑一辆电动小三轮奔走在田间地头、村里村外,“去年我承包种了3亩葡萄树、1亩葡萄苗、4亩半核桃、12亩小麦,总共20多亩,每天早上四五点我就上地干活了。”杨淑丽性格开朗,爱说爱笑,任谁无法想象她是一个经历过腰、脚等3次大手术的女子,任谁想到家中还有两个年少的女儿需要继续求学,任谁想到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了3口之家的天空。 据了解,杨淑丽患有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症,在出生时即有残疾,原来勉强能够走路,后来又患上了硬脊膜突出症伴双下肢不全瘫,现在下肢已经瘫痪。 “天上飘着6个字儿,那就不叫事儿!”头发花白,身子瘦小,皮肤黢黑,双手粗糙,笑容写在脸上,眼神充满活泼,骨子里都是倔强,她的生活和她的意念里,没有苦难。“只要天天有活干,就能顿顿吃饱饭”,这是杨淑丽的口头禅,抑或是她的座右铭。 杨淑丽一个人要照顾21亩地。“农忙时我主动帮别人干活,别人也会帮帮我,家里的兄弟姐妹也会帮我干农活,实在没人手我就雇人,像这种给葡萄套袋的活我就是雇人干的。”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对杨淑丽来说,是家常便饭。每天她就早早起床,骑着自己的电动小三轮车下地干活儿,拔草、施肥,为葡萄剪枝、疏果,忙完地里忙家里,做饭、洗衣,每天干活没少于10个小时。 核桃熟了,杨淑丽骑着三轮车到外面卖核桃;葡萄熟了,杨淑丽骑着三轮车到外面卖葡萄,核桃一亩地去年了不到元,葡萄一亩地能卖七八千。“麦子舍不得卖,都在家里存着。”杨淑丽说。 上午10点,杨淑丽照旧在葡萄园里干活,六月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葡萄园里又闷又热,干活透口气儿的功夫,通身是汗的杨淑丽顺手拧开地头的自来水管,接满一塑料瓶子,嘴对着瓶嘴,一扬脖子,一饮而尽。 据鲁庄镇南村村党支部书记李二现介绍,年,鲁庄镇帮助杨淑丽申请了低保;年又为她申请了两项残疾人补贴;年杨淑丽被列为巩义市低保贫困户,还为她申请了2万元扶贫专项贷款用于购买农产品和肥料。后来巩义市农委协调合作社和她签订了葡萄、核桃的订单收购协议。 “说实话当贫困户脸上并不光彩。我也不甘心当贫困户。还是那句话,只要天天有活干,就能顿顿吃饱饭,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愿意干,脱贫毛毛雨!”杨淑丽一方面感谢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她无微不至的帮助,一方面又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参加培训学习,“别人帮你再多,都不如自己有一技在身。” 杨淑丽的两个女儿一个考上医学院,一个正在上了初中,“我不期望她们将来能干啥大事,能自食其力就好,能知道帮助别人就中。” 从年开始,十几年来,杨淑丽一点点捡砖头、一点点攒钱,分6次攒起盖了4间砖房。也有邻居和好心人支援她,“乡亲们对淑丽既同情又钦佩,活得这么累,过得这么难,从来没听见她埋怨一声,成年累月都是一路向天不低头的劲儿,没人怀疑她会昧账,大不了晚点还,借给她钱俺都不担心。” “去年我咬咬牙、狠狠心花块钱给自己买了一部手机,我想要智能机很久了,现在我也会玩 杨淑丽说她有一个梦,将来她要在村里建一个养老院,把老娘和村里的老人们都接到养老院,好好伺候着。记者说很难,杨淑丽顺嘴抛出那句话“天上飘着6个字儿,那就不叫事儿!”爽朗的笑声飘扬在一望无际的葡萄园上。
瑜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