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流动力学规范化指南(版)》
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定义:尿流动力学检查包括一系列检查手段,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检查项目来回答其储尿期与排尿期的问题。检查包括:
1、普通尿流动力学检查:项目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充盈期容积-压力测定、压力-流率测定、尿道压力测定、盆底肌电图测定,此检查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检查需求。
2、影像尿流动力学测定:结合影像满足复杂患者的检查需求,常用于对神经源膀胱的诊断。
3、特殊尿流动力学:是针对特殊患者的检查,包括:漏尿点压力测定、儿童尿流动力学检查及盆底肌电生理检查,其中后者所配备的仪器及操作技术要求高,仅少数尿控中心开展。
适应症:
1)作为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筛选检查。
2)作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3)与其它尿流动力学学检查项目的同步联合测定,如压力-流率测定、压力-流率-尿道括约肌肌电测定等。
观察指标:尿流曲线形态、最大尿流率、尿量、残余尿量、平均尿流率、、尿流时间、排尿时间。
图1:正常尿流率曲线示意图
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
适应症:了解膀胱储尿期的功能及其异常变化,包括膀胱的感觉、顺应性、稳定性和容量等。膀胱压力对上尿路影响的评估是重要内容。
压力—流率测定
同步测定排尿期逼尿肌压力和尿流率,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确定尿道阻力的方法,是目前诊断有无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
适应症:鉴别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包括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收缩力状况,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性。
同步括约肌肌电测定:常与膀胱压力及压力-流率同步进行,通常以肛门括约肌综合肌电活动间接反映尿道括约肌肌电活动
分别观察在储尿期和排尿期括约肌活动情况,如储尿期括约肌电位发放频率减少,波幅减小,表明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而排尿期括约肌肌电不消失甚至加强,则表明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失调。注意排除排尿期由于腹压增加造成的肌电活动增加赝相。
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
指在膀胱测压(充盈期和排尿期)显示和记录尿流动力学学参数时,同时显示和摄录X线透视或B超的下尿路动态变化图形。主要用于复杂的排尿功能障碍病因判断。
适应症:
1)下尿路存在复杂梗阻性因素:如前列腺术后排尿困难
2)下尿路梗阻伴尿失禁。
3)神经源性因素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如截瘫患者。
4)下尿路梗阻伴肾积水:了解产生肾积水的原因。
5)女性排尿困难:疑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
6)可控尿流改道术后复查。
特殊尿流动力学检查
漏尿点压力测定
1、腹压漏尿点压力(abdominalleakpointpressures,ALPP)测定:
按照增加腹压的不同动作方式,ALPP测定又可分为以下两类:Valsalva漏尿点压力测定和咳嗽诱导漏尿点测定。
适应征:用于评价SUI患者的尿道功能,代表和定量反映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的完整性,并为SUI的诊断与分类提供标准。
2、逼尿肌漏尿点压力(detrusorleakpointpressures,DLPP)
适应征:DLPP检测主要用于评估因膀胱顺应性下降导致上尿路损害的风险。
尿道压力测定
静态尿道压力描记:可用于评价尿道控制尿液能力,分为静态尿道压力测定(resturethralpressureprofile,RUPP)、应力性尿道压力测定(stressurethralpressureprofile,SUPP)和排尿性尿道压力测定(micturitionurethralpressureprofile,MUPP)。
适应症:目前主要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检查。
儿童尿流动力学检查
1.儿童尿流动力学检查的特点
针对儿童,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提出3点推荐意见:
1)如考虑有创性治疗或不采用有创性治疗不能除外出现不可逆恶化的可能时,对患有可能影响下尿路功能的神经或解剖异常患儿应进行有创性尿流动力学学检查。
2)对上述患儿也应进行肠道功能的评估。
3)针对功能异常者采用的保守治疗失败,应采用适合儿童的全面尿流动力学学检查。
2.儿童尿流动力学学检查的特殊设置要求
1)小儿尿流动力学检查前的准备:
(1)患儿家长记录患儿的排尿日记。排尿日记通常记录每次排尿的时间及尿量,还应包括记录期间出现的症状,如尿急、尿痛、尿失禁以及所用的尿垫数量等。一般建议记录1-3天的排尿日记。从排尿日记中可以了解到平均每次排尿量和排尿次数;同时标注患儿就寝时间,还可确定昼夜尿量和夜尿次数。这类信息可提供患儿症状的客观证据,也可为尿流动力学检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需要告知患儿家长和年龄较大儿童尿流动力学学检查的过程和意义,争取取得配合和支持。
(3)肠道准备。为了准确检测腹压,检查当日有必要让患儿排空直肠内的大便,必要时用开塞露协助排便。
(4)检查开始前1-2小时让患儿饮水保持膀胱充盈,便于进行尿流率测定。
(5)对不配合的婴幼儿,检查前15分钟给予10%水合氯醛(0.5-1ml/kg体重)口服,待患儿睡熟后再置管检查。书写报告时要给予注明。但是不能应用麻醉剂。
(6)经耻骨上穿刺置管测压的患儿,应于检查前24小时放置测压管。
(7)尿流动力学学检查设备如压力传感器、尿流传感器和水泵的校对同成人尿流动力学检查。
2)小儿尿流动力学检查过程中的特殊要求
(1)先行自由尿流率测定,再行膀胱压力-流率测定。患儿在膀胱压力-流率测定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体位,新生儿和婴幼儿可以采用平卧或家长抱着患儿进行膀胱测压。大年龄儿童可以采用坐位或站位进行。
(2)膀胱测压时尽可能用较细测压管。目前,6F双腔测压导管是最细的导管。
(3)严格遵循国际尿控学会的零点压力和参考高度的标准。内容参见其它相关章节。
(4)检查时仔细观察病人及尿流动力学参数信号,尤其是Pdet,并始终监测信号是得到高质量尿流动力学学结果的关键。一旦发现赝象应及时纠正产生所有赝象的原因。
(5)检查时允许患儿的父母留在检查室内有利于缓解患儿焦虑的情绪。检查时内准备一些儿童书籍和音像制品,并允许他们带来自己喜欢的录像带和食品,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
(6)直肠内留置直肠测压导管,患儿由于恐惧而不易配合。但只要气氛轻松,不致造成压力,大多数5岁以上的儿童都能配合尿流动力学学检查。
(7)肌电图测量时尽可能采用无损伤检查,如采用表面电极。
(8)膀胱灌注时选用25-36℃的0.9%生理盐水适于儿童的灌注。灌注速度:建议10ml/min慢速灌注或以每分钟充盈膀胱容积的10%。膀胱容积的计算公式:30ml+(30mlx年龄)。
(9)如初次检查有异常或怀疑有赝象时应重复检查。
3.儿童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常用检查项目
小儿尿流动力学学检查指征:
1)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脊柱裂、脊膜膨出或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脊髓栓系综合征)
2)肛门直肠畸形
3)排尿异常
4)膀胱输尿管返流
5)尿失禁
6)下尿路梗阻
7)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的肾和输尿管积水
尿流动力学学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流率测定、尿道压力描记、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测定以及影像尿流动力学学检查。其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
盆底肌电生理检查
1、同心圆针电极外括约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检查(MotorUnitActionPotential,MUAP)
适应症:同心圆针电极可获得较准确的括约肌MUAP信息,但其为有创检查,临床不常规应用。当怀疑神经或肌肉病变影响到外括约肌功能需要进行进一步证实,或需要进行法医学诊断及生物反馈治疗评估时,建议进行外括约肌MUAP测定。
2、骶反射检查)
1)适应症
(1)用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S2-S4阴部神经反射弧完整性的评估
(2)用于合并圆锥/马尾损伤的尿失禁患者下尿路排尿反射弧完整性的评估
(3)用于神经原性膀胱患者下尿路排尿反射弧完整性的评估
(4)协助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的诊断
(5)用于神经原性勃起功能障碍的鉴别,但其价值存在争议
3.阴部神经传导速率检查:
1)阴部神经运动终末潜伏期(PNTML)
适应症
①合并盆底脱垂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用于间接评价阴部神经功能
②用于预测骶神经调节术或Ⅲ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手术效果
2)阴部神经诱发电位(PSEP,Pudendal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
适应症
推荐应用于因脊髓损伤、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导致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用于判断从阴部神经刺激点→阴茎/阴蒂背神经→阴部神经→脊髓→大脑皮层整个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五、便携式尿流动力学检查
动态尿流动力学学检查(ambulatoryurodynamicmonitoring,AUM)指受试者在日常生活,膀胱被尿液自然充盈状态下长时间检测尿流动力学学参数及其变化。
推荐下列情况时进一步行AUM:①CMG难以解释或再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②神经原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或评估神经原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治疗措施③其它不宜采用CMG的情况。
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并发症
尿流动力学检查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泌尿系感染,其次比较少见的有发生于检查后的尿道出血、尿道损伤和急性尿潴留等。
1.尿路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1)无症状性菌尿患者接受尿流动力学学检查之前,不需进行尿细菌学培养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尿流动力学学检查后多不需要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但对一些高风险的人群,如检查前已经显示尿细菌学培养阳性者、男性患者、老年患者、有明显梗阻症状及残余尿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脏瓣膜修补术者和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史的患者,检查完成后需要预防性服用抗生素治疗。
(3)检查过程中无创伤、严格无菌操作及及时更换可能污染的检查仪器部件。
2.其他尿流动力学学检查的其他并发症,如发热、尿道损伤、肉眼血尿和急性尿潴留相对比较少见,多发生在经尿道插测压管的操作过程中,与患者的原发病变和不当的插管操作有关,如BPH患者在置管过程中易发生尿道损伤导致尿道滴血或肉眼血尿,严重梗阻的患者在损伤后可能发生急性尿潴留。对这类并发症,多能及时发现,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即可。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