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办公族都要长时间使用电脑,在电脑前工作一整天,缺乏运动,给颈椎带来很大压力。脖子疼只是颈椎病的初级症状,随着病情加深,还可能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颈椎病的治疗要对症下药,才能有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症状吧。
什么是“颈椎病”?
《骨科临床诊疗手册》对颈椎病的定义,“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临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
相关调查也显示,目前,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上了颈椎病。50-60岁年龄段颈椎病的发病率约20%-30%;60-70岁年龄段达50%。
但近年来罹患此病的年轻人有增加趋势,且工作集中在头颈部长期处于同一姿势的人,像是久坐办公桌的白领阶层、会计、教师、学生等,这些需长期伏案工作的职业,如果姿势不正确,罹患颈椎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了4到6倍,所以也不可掉以轻心。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越来越多,颈椎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看来,尽管发病率很高,但也并不是大家以为的,只要“脖子疼”就是得颈椎病了,那么,怎样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颈椎病呢?
颈椎病可不是“万能药”哪里拿来都能用,颈椎病可以简易分型为5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
一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实际上是各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大多数处于颈椎椎节退行性变的开始,此时如果处理不当,就易发展成其他更严重的类型。
这一型的颈椎病发病一般以青壮年居多,发病时间通常在晨起(这与枕头较高或睡姿不当有关)、长时间工作、学习之后,常常会感觉到颈部酸、胀、痛以及不适感。
庆幸的是,这一类颈椎病只要注意保护颈部,不再继续增加颈部负荷,绝大多数是可以痊愈的。
此时要做的就是,改正不良的坐姿,更换高度合适的枕头,避免长期屈颈,避免劳损和寒冷刺激等等,还看可以进行一些理疗、按摩、牵引等疗法。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此型颈椎病在所有颈椎病中发病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
此类患者的典型表现是上肢放射性的疼痛和麻木。高发年龄段:30~50岁。当患者颈部活动,或者用力咳嗽,打喷嚏时,这种症状会加重。随着长期的压迫神经根,患者的上肢将出现乏力,握力减退,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
这一型的颈椎病,可以进行牵引、使用颈围、以及纠正不良体位,手法按摩也有一定的疗效,但要轻柔,切忌粗暴操作。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此类颈椎病多是由于椎节不稳所致,很多时候非手术治疗即可治愈。
这是许多中年患者常出现的一种颈椎病类型,表现为中、重度的头晕,而且头晕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颈椎的特定位置有关。典型的发作特点是,一旦发生人立即晕倒,颈部位置改变后,头晕症状缓解。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通常可以痊愈而不会留下后遗症,并且少有复发。
四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最“奇特”,主要是由于这种颈椎病发作时很容易使人误认为是其他疾病,比如:心慌、胸闷、憋气等,患者常认为是心脏病发作而被送到急诊室抢救;也有患者表现为视物模糊、疲倦感等,虽经休息常无法缓解。
此类颈椎病,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诊断,找准病因!无需手术,也可痊愈。
四脊髓型颈椎病
该型发病率不高,但却是最严重,致残率最高的类型。
该病起病缓慢。多数患者常常以一侧或者双侧下肢无力,沉重感,抬步缓慢,步态不稳。主要病变为: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高发年龄段:40~60岁。
患者双脚有脚踩棉花感。一侧或者双侧上肢麻木,感觉无力,写字,持筷等精细动作很难完成。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躯干部位的感觉异常,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直至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这一型的颈椎病早期也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加剧或症状严重需要及早手术。切记不可按摩,要静养休息颈椎,不然很可能因按摩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除以上五种类型外,临床上常见以上五种类型不同症状同时发生,称之为混合型。总之,颈椎病从轻到重逐渐累及肌肉、椎间盘、椎间关节、椎动脉、神经根和脊髓,是一个稳定性逐步丢失和代偿的过程。
结语
对于办公一族来讲,通常受到困扰的主要是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
这是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是长时间紧盯电脑屏幕所致。早期往往是颈肩部疲劳感,逐渐加重而导致上肢麻木、头晕眼花,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胸闷心悸、走路不稳,影响工作业绩和生活质量。
颈得震·智能颈椎按摩仪专注颈椎健康,能够有效缓解脖子酸痛。
关爱颈椎,从现在做起!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