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主观感觉,涉及复杂的脑网络功能区的调控,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患病人群。疼痛如不加以控制,会引起生理、心理及行为等一系列异常变化,将会带来致病、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疼痛治疗方式很多样,药物治疗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大部分疼痛通过口服药物缓解。但现有的止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延胡索药性平和,止痛效佳,对气滞疼痛或血瘀疼痛均有良效,可谓是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
临床应用
延胡索
延胡索又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为罂粟科延胡索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永康等地,湖北、安徽、湖南、江苏等地也有栽培种植,与白术、浙贝母、芍药、杭白菊等并称“浙八味”。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入肝、胃经,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延胡索的止痛功效显著,历代医家对延胡索的止痛功效都十分推崇,《雷公炮炙论》曾记载:“心痛欲死,速觅元胡”,《日华子本草》记载其能“治暴腰痛”,《本草纲目》则直接指出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盖延胡索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目前,延胡索主要用于临床治疗血瘀滞痛导致的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延胡索为常用的止痛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使用。若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薤白、瓜葵等药同用;若配川楝子,可治热证胃痛,如金铃子散;治寒证胃痛,可配桂枝(或肉桂)、高良姜,如安中散;治气滞胃痛,可配香附、木香、砂仁;若治瘀血胃痛,可配丹参、五灵脂等药用;若配党参、白术、白芍等,可治中虚胃痛;若治肝郁气滞之胸胁痛,可配柴胡、郁金;治肝郁化火之胸胁痛,配伍川楝子、山栀;治寒疝腹痛,可配小茴香、吴茱萸等药用;治气滞血瘀之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常配当归、红花、香附等药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乳香、没药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秦艽、桂枝等药用[1]。延胡索的止痛用法有很多,可以单用,也可以加入复方,其中单用可以煎熬成液、研粉内服或外用,无论使用哪种用法,延胡索皆能发挥很好的止痛效果。延胡索历经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时至今日,其止痛效果尤为被推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廷胡索能缓解癌痛,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药理作用延胡索
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的药效学物质是延胡索生物碱。生物碱中叔胺碱类成分有镇痛、镇静、催眠安定等作用,能缓解多个系统的急性和慢性疼痛,还能治疗因疼痛引起的抑郁、烦躁等症状。其中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丑素是延胡索发挥镇痛效应的主要成分,且三者比较而言,丑素较强、乙素次之、甲素最弱。而季胺类碱成分则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供氧、增加心输出量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延胡索中非生物碱类成分也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肝脏、眼部等疾病。延胡索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其所含生物碱和非生物碱化学成分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发挥镇痛作用,还对其他多个系统疾病如抗胃、肠溃疡,抗炎、抗菌、抗病毒具有突出疗效。近年来对延胡索抗肿瘤和戒毒方面的报道也不断涌现。延胡索不仅能明显缓解癌性疼痛,近来研究还发现延胡索中的生物碱成分对胃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但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延胡索属于理气活血之品,不宜治疗血热气虚的患者,否则将耗伤正气,加重病情。炮制作用中药的炮制具有降低或者消除中药材毒副作用、提高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增强其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延胡索在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延胡索生用的话,其中的止痛有效成分不易溶出,效果欠佳,故多制用。延胡索的炮制工艺有:醋制、酒制、盐炒、蛤粉炒和米炒等,现多采用醋制的方法。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同时,醋又具有酸性,能与延胡索中的游离生物碱成分结合成盐,从而增加其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进一步提高疗效。延胡索经醋炙后饮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略有降低,这可能和醋炙操作有关。醋炙过程中受热可能对延胡索乙素略有破坏而在煎剂中的含量明显提高[2]。醋炙能增加延胡索乙素在水中的溶出,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延胡索如果入煎剂以选用醋炙品为宜,醋制可增强行气止痛的作用。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李兴华,马志鑫.延胡索醋炙前后饮片和煎剂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比较[J].药学研究,,(36)2:75-77.
作者简介
赵前思女,医院药师,从事中药相关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