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膨出是一种新生儿腹壁严重缺损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至1/,多为男性,巨型脐膨出则更为罕见,需出生后尽快手术治疗,否则有生命危险。近日,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多学科密切配合,成功实施了一例巨型脐膨出手术。
患儿被送入暖箱进行术前准备
4月13日中午,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收治了一名从周边旗县转来的刚出生6小时的男婴。家长介绍,孩子出生后脐部腹腔内容物膨出,像一个小皮球。入院时孩子嘴唇发紫,四肢末梢循环差,经医生诊断,按照医嘱,赵彦琴护士长带领下的护理团队立即将患儿放入暖箱予以保暖和氧气吸入、无菌敷料包扎,同时采取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输液等治疗措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患儿术前
脐膨出表面覆盖透明的囊膜,内层为壁层腹膜,外层为羊膜,巨大的脐膨出囊内可见小肠、结肠。由于本病可能与染色体异常相关,患儿在患有脐膨出的同时还有可能伴有其他器官的畸形,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
手术一次性还纳成功
4月14日早上,患儿被推入手术室在静脉全麻下进行脐膨出复位还纳术。“在医学上,腹壁缺损在5厘米以上的为巨型脐膨出,而这个患儿的缺损直径长达10厘米,情况非常严重。加上还合并患有肠扭转不良病症,这就增大了手术难度。”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外科主任医师魏文锋介绍。
手术中
时间就是生命,手术实施得越早,胃肠道内积气越少,手术操作越方便,合并感染越少,手术成功几率就越大。儿外科和麻醉科经过会诊制定了详细方案,密切配合,由主任医师魏文锋主刀,齐麟、满达医生配合手术,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范国义实施小儿麻醉。基于以前的经验,切开、分离、松解矫正肠旋转不良,还纳肠管,修补缺损,一气呵成,历时1小时,手术顺利结束。
在儿外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的大力协作下,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顺利闯过麻醉关、手术关、感染关,渡过了危险期。各项生命体征渐趋平稳,已治愈出院。
医生
提醒
孕前筛查不可少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功能科主任刘国辉提醒说,孕妇产前检查必不可少。脐膨出可通过产前筛查予以诊断,但要除外与染色体异常相关的情况。通过提前选择有诊医院生产,有利于患儿出生后及时手术,治疗后也与正常孩子没有区别。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作为自治区级产前诊断中心仅年共对例孕妇进行排畸筛查,诊断出了例胎儿畸形病例,为患儿的抢救赢得了充分的时间准备。
魏文锋介绍,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成立30年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治疗水平及技术方法紧跟国内先进小儿外科水平的步伐,在区内率先开展了新生儿小肠闭锁手术、肾母细胞瘤手术、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巨结肠经肛门拖出手术、肛门前移位、肾盂输尿管相接处狭窄、胆总管囊肿等手术,率先开展了新生儿无肛、胃破裂手术、幽门环肌切开手术、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手术,较早在区内开展了尿道下裂、小儿脓胸、小儿唇裂、脊膜膨出、头颈部淋巴管囊肿等手术,对出生后的新生儿畸形均可给予积极治疗与矫正,保障孩子健康成长,避免致残。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