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深刻地指出:“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老子所讲的“上善治水”,就是用我们体内们生命之水,通过诵读具有上善能量的《经典》就可以激活人体潜在能量,完成智慧和道德双向提升,从而使人生完成性命在德道之路上的回归。
这一科学认知,也被近现代科学实验所证实。
法国科学家杰克·班伯尼通过实验证明水有“记忆”。
年,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开始以高速摄影技术观察和拍摄水的结晶。他的水结晶实验表明,水能识别文字、图片、声音和意念等不同的信息载体。
水能聆听,水能观看,水能分辨,水能记忆。水能够全息传递、承载、显示看不见的能量信息。
众所周知,人在胎儿时期,完全浸泡在羊水之中,体内也分布着95%以上的水;即使在成人时期,体内的水分也高达70%,有血液之水、泌尿系统之水、淋巴液之水、神经递质之水、细胞内液之水、细胞外液之水、消化系统之水、脑脊液之水等,可见水是生命的主体成分,那么人的一生也就毫无例外地在以水占主导地位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中完成生命的全部进程。
其中,人体内最纯净、最高级的水是脑脊液,自动循环于脊髓内硬脊膜下腔和硬脑膜下腔中,在全身所有水液之中所占的比例,其容量和集中性仅次于血液之水,是滋养大脑最重要的营养之水、能量之水。上善经典作用于脑脊液,有助于改善脑循环和脑功能。
从水结晶实验中可知,文字、图画、声音、意念是带有信息的能量,语言同样含有美善、丑恶和中性三种能量形态。
经典读物的文字,诵读经典的声音,理解经典的意念,都是带有美好信息的能量。诵读上善经典的声和音,就是用既具有高能量又清纯的上善语言调治生命之水,必能获得大智慧和心灵的健康。体内之“水”,将会把经典中的信息源源不绝地带入全身细胞之内,渗入DNA之中,既能修补先天的不足,又能丰富后天的储存。经典的能量信息,将潜移默化地在全身发生置换与储存。
对孩子而言,在对经典“被动”听诵和“主动”自诵的较长时期内,孩子的大脑或许不容易理解经典中所蕴含的上善内涵,但是体内的“水”却可明白、接受、分辨、记忆、形化经典中的信息。经典能量不断地反复浸润渗透于体内的水中,虽然体内的水在不断地摄入和排出,但是通过坚持不懈的诵读,源源不断进入体内的水始终不停地被经典诵读产生的上善能量所“治”理,体内的“水”也就因此上善的治理而变得纯净,产生健康、智慧和愉悦的生理作用,孩子的道德心灵品格与慧性以及慧智型头脑,也就必然因之而在纯净、有静的状态′中生成、开发和提升,从而实现众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从而实现振兴整个民族的希望。
上善为什么能治水?用上善治什么水?
这一点在汉代以后,文化人由于缺乏深刻的内修实践,已经不能解析老子的原意,不能解析上善治水。因此就篡改成“上善若水”,将这个“治”改成了“若”。这一改就将老子对生命的深刻观察所得出的方法论全部丢弃了,只留下了理性描述的朦胧,殊为可惜。老子本意所讲的上善治水,就是指对我们的生命之水用上善的德进行治理、管理和调治,从而使人生完成性命在德道之路上的回归。
上善治水,就是用感恩和赞美之心对待万事万物。
上善治水,其实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教育总纲,也是具体实践的指导方法。而且我们也可以从这四个字中窥见:老子就是中国风水学的鼻祖,是外环境学的创始人。
人在而在婴幼儿时期(4-8岁),身体内占有90%的水分;即使在成人时期,体内的水分也高达70%。可见水是我们生命的主体成分,那么人的一生也就毫无例外地在以水为主导地位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中完成生命的全部进程。
我们一生的胎婴、幼儿、少年、青年、成人、老年时期的六大人生阶段,抓住了治水,也就是抓住了一生的德道实践。用上善治理终生的水,也就抓住了人生的根本。我们一生都应当善加利用“上善治水”的这一科学原理。主动运用上善的淳德治理我们生命体中的水,因为对水用善治之,就能使水发生德性的改变,从而利益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宇宙万物的全息缩影。水被德性化以后,既能利益我们的生命,也能利益外环境中的万物。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身中的水被德善以后就能使人清静,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使人在静定之中得到升华。“《周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静,就是寂然不动,在静定之中才能“感而遂通”知达万物。
我们都知道,动与静是一对阴阳,在人的一生之中少儿期是最好动的一个人生时期。当代儿童多动症发病率相当高,是一个令家长们头疼的大问题,那么老子在这里所开出的医治处方,不是镇静剂而是最根本的根治方案,“水善”则“有静”。
孩子们体内的水被经典给净化了,被德善所改变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温文尔雅,“有静”可以产生了。我们在德慧智经典诵读推广中,大量的事例验证了这个处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