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作为声门上通气工具,具有操作简便、耐受性好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小儿麻醉,现将喉罩在不同体位手术分享给大家,有一些是笔者在使用喉罩过程的体会和感想,欢迎批评指正!
平卧位血管瘤切除术
截石位直肠会阴瘘修补术
侧卧位表皮肿物切除术
半俯卧位臀肌挛缩松解术
俯卧位下肢肌力平衡术
俯卧位脊膜膨出切除术
此外,双腔喉罩还用于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
喉罩通气用于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在我科室使用率在90%以上: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应用于小儿支气管镜诊疗手术已有近10年的经验: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会有很多担忧,最担心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胃内容物、分泌物的反流误吸,二是通气效果不佳时更换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关于第一点,笔者认为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尤其是胃肠道肝胆手术要充分权衡反流误吸的风险与喉罩通气便捷、对患儿影响小恢复快的优点之间的利弊,同时要考虑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第二点,特殊体位尤其是侧卧位、俯卧位时通气效果不佳时,更换气管插管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与放置喉罩的熟练程度和术中麻醉管理有关,排除气道肺部疾患的影响,喉罩位置确切并且术中无改变,一般不会发生通气效果突然不佳,笔者曾歪打正着做过这样一例麻醉:
“彻彻底底”的俯卧位,后颅窝皮毛窦切除术,这是一例让笔者后怕的应用喉罩的经历,本以为时间短的表皮皮毛窦,切开后发现与延髓有交通,此时更换气管插管已来不及,手术历时近5个小时,幸运的是通气效果一直很满意,考虑原因有喉罩位置准确、术中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患儿气道肺部功能良好等,此例麻醉有一种“逼上梁山”的感觉,庆幸之余也充分体现了喉罩在特殊体位中的应用极限。
关于更换气管插管的问题,还有一个小插曲,在一例新生儿食道闭锁手术中(侧卧位),当然选择的是气管插管,但在术中气道压骤升,血氧无法维持,吸痰管置入困难,考虑是术野血液、分泌物等堵塞气管插管,但当时由于体位受限再次插管很困难,故拔出气管插管,然后置入1.0喉罩,此后通气效果良好,手术结束后又更换气管插管。当时拔出的气管插管如下图:
文章最后用曾在我科进修的一位同道的一句话来总结,同时也是让笔者受益匪浅的一句话:“插管时备好喉罩、放喉罩时备好插管”,我的理解:麻醉医生在工作中不断加深对喉罩、插管的理解,在选择时要充分权衡两者的利弊,并结合自身熟练程度,让两者优势互补,从而使我们麻醉的患者更加安全、舒适。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