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脊膜膨出诊断
脊膜膨出缘由
脊膜膨出检查
脊膜膨出感染
脊膜膨出医院
脊膜膨出饮食

会议报道珞珈论剑,砥砺琢磨2017年

珞珈论剑,砥砺琢磨

——年第六届超声与核磁共振技术在胎儿医学的临床应用盛大启幕

疏雨湿珞珈,江城晚来秋。10月19日至22日,在秋意正浓,桂花飘香的珞珈山下,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主办、湖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协办的第六届超声与核磁共振技术在胎儿医学的临床应用在武汉隆重召开。

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陈欣林教授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王汉明,美国纽约州卫生署分子神经遗传诊断实验室钟南教授,华盛顿大学妇产科王勇教授,中国科学院王雁玲教授以及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杨文忠主任。

陈欣林教授首先向本次大会的41位讲课专家以及所有出席人员致谢,感谢大家六年来对大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并对大会多学科联合的标志做了着重强调。

钟南教授代表专家团队致开幕辞。钟教授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客座教授、国际早产联盟主席以及中国人类胎盘计划项目主导者等三重身份出发,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对学科领域发展的支持和推动表示感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王汉明致开幕辞。王书记表示,医院由衷欢迎并感谢诸位业界精英的到来。随后王书记向与会者介绍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历史沿革,以及在胎儿医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并表达了对多学科联合推动学术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学术讲座

会议首日讨论的是胎盘与围产专题,美国纽约州卫生署分子神经遗传诊断实验室钟南教授、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余艳红教授(杨芳代讲)、医院邓又斌教授、医院胡金香教授、中国科学院王雁玲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赵胜教授、医院王晓曼教授、华盛顿大学妇产科王勇教授、医院赵亚平教授、医院夏黎明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杨星海教授以及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陈欣林教授等12位专家分别做了主题讲座。

钟南教授:人类胎盘发展计划进展

美国纽约州卫生署分子神经遗传诊断实验室钟南教授就人类胎盘发展计划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钟南教授首先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年就推出的人类胎盘计划(HumanPlacentaProject,HPP)的研究背景,研究策略,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核磁成像和超声成像是该计划中资助最多的领域,占到了40%,说明超声与核磁共振技术在胎儿胎盘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组学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占到了33%。随后钟教授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目前在胎盘蛋白质组学领域上的研究结果。最后钟教授指出,由于胎盘在胎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科技部也从年开始,准备开展人类胎盘研究项目,人类胎盘发展计划有望开展国际间的合作。

余艳红教授(杨芳教授代讲):中国胎盘医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胎盘医学是继母体医学和胎儿医学外的围产医学的新兴学科。由杨芳教授代余教授对胎盘医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及重要性等进行了阐述,继而对中国大陆地区胎盘医学研究特征区域性差异,基金资助,论文发表等现状进行了详尽的说明。杨教授随后介绍了当前国际胎盘研究的三个焦点,包括:1.目前反映胎盘发育、功能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哪些?2.如何基于胎盘生物信息预测母儿远期健康状况;3.如何对胎盘功能障碍实施宫内干预?她认为,无创、动态胎盘功能评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之后,杨教授对目前胎盘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邓又斌教授:胎儿右心扩大的超声检查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超声影像科邓又斌教授对胎儿右心扩大的起因,病理和机制进行了阐述,结合诸多临床案例对胎儿右心扩大相关的发育畸形(Ebstein畸形/三尖瓣发育不良、RestrictiveForamenOvale,降主动脉缩窄)的超声表现进行了详尽的解析。邓教授还提出了胎儿右心扩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包括:早产低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体温;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其他疾病等。最后邓教授就多例右心扩大的胎儿的超声图像与在场医生们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胡金香教授:凶险性前置胎盘的MRI表现

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伴胎盘植入。医院影像科胡金香教授围绕凶险性前置胎盘的MRI的影像学诊断展开了阐述。一般而言,对前置胎盘的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产后检查胎盘和胎膜三种。尽管超声检查是预测胎盘植入的主要及首选方法,然而磁共振方法对对后壁胎盘植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MRI可清晰显示胎盘的位置、形态、粘连面、侵入的形式和程度、宫内新鲜或陈旧出血灶的情况,能对胎盘植入进行客观、较为准确的诊断和分级。胡教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MRI图像及病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享了诊治方法,并指出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王雁玲教授:胎盘生理与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雁玲教授就胎盘发育与妊娠结局专题进行了详细阐述。王教授主要从胎盘研究的历史、胎盘形成的生理过程、胎盘发育障碍与妊娠疾病、常用研究模式、问题和挑战这五个方面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讲解。同时王教授分享了自己实验室在子痫前期病因学(sFlt-1、VEGF等血管生成因子;AT1-AA等炎性因子;类固醇激素失衡)研究上的研究成果,并向大家介绍了4类研究胎盘的胎盘多细胞功能研究平台。最后王教授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开展的人类胎盘计划(HumanPlacentaProject,HPP),阐述了中国人类胎盘研究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赵胜教授:人工胎盘的研究进展及超声监测

针对出生胎龄小于28周的超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不全是威胁早产儿生命的主要原因。因而,人工胎盘技术应运而生,其是指在胎儿循环的基础上通过脐血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利用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代替患儿肺功能。胎儿浸浴在人工羊水环境中,实现子宫外孵育。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的赵胜教授对人工胎盘的研究背景,技术特点,发展历程,及超声监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参医院外科胎儿研究中心的人工胎盘项目进行了介绍,对进入人工胎盘的胎羊的超声监测图进行了详尽的解析。

王晓曼教授:小儿胃肠道异物超声诊断

首都医科医院王晓曼教授对小儿胃肠道异物的超声影像学诊断展开了阐述。王教授指出,消化道,软组织,尿道,膀胱,阴道,颅内是儿童常见异物位置。对儿童体内异物的检查,一般采用平片或者超声的方法。超声方法可检测任何材质异物,并显示具体位置及与周围关系,因而优于平片方法。王教授指出,超声在儿童消化道疾病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包括追踪消化道走行(旋转不良,膈疝)、观察肠管外形(重复,美克憩室)、观察肠壁结构(内壁及外壁)、观察肠管周围结构、观察肠系膜、病变定位等。随后王教授对小儿胃肠道异物的超声图像及病理和诊治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王勇教授:核磁共振成像非损伤检测免疫反应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王勇教授对核磁共振成像与非损伤检测免疫反应展开了详细的阐述。王博士主要从定性和定量检测炎症反应的重要性、现有研究手段、DiffusionMRI、DiffusionMRI作为非损伤检测方法免疫反应中的应用,共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王博士指出,对免疫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将有助于疾病的病理学研究及其治疗,而DiffusionMRI可以在不需要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或放射性标记的情况下,对神经退化性疾病的炎症反应进行非损伤性成像,这是目前其他的成像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赵亚平教授: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诊断

小儿常见急腹症的原因较多,医院赵亚平教授详细分析了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诊断特点。小儿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呕吐、腹痛、+/-发热、腹部包块,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致病病因,其病理特点主要包括先天畸形、以肠道为主、局限疾病的泛化反应、进展快、不易形成板状腹,肌紧张不明显等。赵教授列举了一系列导致小儿常见急腹症的病种,包括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肠套叠、肠重复畸形、美克尔憩室、过敏性紫癜、阑尾炎、肠梗阻、肠系膜囊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对不同病种的超声表现、鉴别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赵教授最后指出,超声诊断小儿常见急腹症,需要做到:密切结合临床,了解既往史、现病史、辅助检查;仔细全面扫查;动态观察;了解儿童每一阶段的正常及变异。

夏黎明教授:胎盘MRI诊断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夏黎明教授对胎盘MRI诊断及研究进展开展了详细的阐述。夏教授主要从胎盘组织胚胎学及正常胎盘MRI表现、异常胎盘MRI诊断、胎盘MRI新技术应用介绍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夏教授指出,胎盘是胎儿健康发育所必须的重要器官、也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胎盘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动态、无创性评估胎盘健康和早期胎盘为基础的疾病提供了保障。

杨星海教授: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外科干预与结局

目前对检测有出生缺陷的胎儿,终止妊娠或者放弃的占到了80%以上,而接受治疗的仅仅不到20%。如何对待患有出生缺陷的胎儿,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杨星海教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杨教授指出,对患有出生缺陷的胎儿,根据现有的医疗水平,有四种对待方法可供参考,即终止妊娠,宫内治疗,出生后需立即矫正及出生后观察。杨教授详细列举了这四种不同对待办法的病种,并对可行外科治疗的病种进行了详细阐述。

陈欣林教授:胎儿结构异常与胎盘病理的初步研究

胎盘是把母亲血液中携带的营养和氧气输送给婴儿,并过滤掉不需要的物质的器官,它是至今为止了解最少的人类器官。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陈欣林教授对胎盘结构和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医学超声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孕期胎盘功能的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陈教授指出,超声可间接指标评价胎盘胎儿循环流。同时通过超声图像及病理结果,陈教授对超声造影在胎盘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陈教授随后总结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胎儿结构和功能异常终止妊娠的例病例的常规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并对病理结果和胎儿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主持人风采

八斗高才传道珞珈——年第六届超声与核磁共振技术在胎儿医学

的临床应用学术会议第二日精彩

10月20日,年第六届超声与核磁共振技术在胎儿医学的临床应用学术会议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学术会议厅拉开第二天的序幕。会议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主办、湖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协办,涉及胎儿核磁共振专题;胎儿心脏专题;围产超声:胎儿与新生儿相关问题,及儿科疾病超声;全球热点话题人类胎盘计划:胎盘基础研究、胎盘与母亲疾病,胎盘与胎儿疾病等相关议题。

(JackRychik教授,田志医院学习团队成员合影)

本次“心脏专题”医院ProfJackRychik和ProfZhiyunTian领衔中医院留学的学者,介绍他们学成归来后在中国胎儿心脏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并针对实际病例做了现场讨论,现场学员积极交流,踊跃提问,会场学术气氛十分浓厚,学员感叹收获颇深。

学术讲座

ProfJackRychik:了解出生前复杂的心血管状况:胎儿心血管显像与胎儿治疗新时代

医院JackRychik教授主要从双胎输血综合症的激光治疗,脊髓脊膜膨出的胎儿手术治疗,房间隔膨出瘤的孕妇吸氧疗法,心包肿瘤的胎儿手术,宫外胎儿的支持治疗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本次报告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主任赵胜担任中文翻译。

ProfZhiyunTian:体吸氧试验诊断测试及治疗价值的理论探讨

医院心脏中心胎儿心血管影像部主任田志云教授主要讲解了母体吸氧试验在胎儿超声心动图中的应用,比如通过测试母体吸氧后胎儿肺循环的反应评估肺血管床功能以及增加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血流量。田教授指出母体吸氧试验能安全、可靠地评估HLHS胎儿是否在出生时需要立即行房间隔介入治疗,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曹荔教授:胎儿主肺动脉窗

南京妇幼保健院曹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主肺动脉窗(APW)的发病率、发育与形态学、分类、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预后、基因学检查等方面的知识,并分享了超声诊断胎儿APW的一些经验,比如极易漏诊:四腔心及左右室流出道往往正常;以及升主动脉内径异常增宽和肺动脉瓣返流等两个诊断线索,提出超声诊断的关键是三血管切面。

杨秀雄教授:中孕早期超声筛查及NIPT的临床应用经验

新加坡KK医院杨教授首先介绍了KK医院产科超声检查流程(建大卡),筛查六大畸形:无脑儿、单心室、严重腹裂伴内脏外翻、严重脊柱裂伴膨出、脑膨出、严重四肢短小,对于高危妊娠,提供无创检查。而结构异常,非整倍体,拷贝数变异与该六大畸形密切相关。杨教授也给大家介绍了cfDNA的一些应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宝贵的NIPT的临床应用经验,如阳性无创结果不等于人工流产,孕早筛高风险+阳性NIPT也不等于人流,阳性NIPT=建议提供羊膜穿刺术或CVS,一个极高风险的孕早期筛查(如风险=1/5),不建议无创,建议提供羊膜穿刺术或CVS等。

周青教授:室缺的定性定位诊断及临床价值

医院周教授对小儿室缺做了详尽的概述,包括室缺的分型、VSD超声定性诊断要点、超声诊断中的困惑、VSD超声定位的现状、超声定位分型的临床意义、室缺超声测量的准确性分析、室缺合并畸形的检测、VSD肺动脉高压的评估、VSD的手术治疗及室缺诊断的新技术进展等各个方面。

孙丽娟教授:胎儿宫内手术的超声监测

首都医科医院孙教授综述了目前已开展的宫内治疗种类,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尚未成熟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如造血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同时介绍了超声术中定位监测在治疗胸腔积液、胎儿肺隔离征、宫内修补术中的应用。

王鸿教授:胎儿心律失常的典型病例分析及预后评价

医院王鸿教授分享了心律失常相关的病例,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慢速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预后。王教授指出应用多种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准确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及对心律失常分型,目前心律失常的宫内治疗重点是室上性心动过速,长期疗效观察和随访机制建立尚需研究完善。

刘琳教授:胎儿肺静脉畸形

医院刘琳教授的授课内容分为胚胎发育、病理分型、超声诊断、病例分析、小结五部分。刘教授着重对超声诊断的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肺静脉共同腔闭锁、三房心、肺静脉狭窄等部分做了解释。并结合具体的病例对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刘晓伟教授:胎儿心脏圆锥干畸形超声诊断

医院刘晓伟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圆锥动脉干的背景知识及锥干系统畸形的分类(主要包括TOF、DOLV、DORV、TA、TGA、CTGA、)。随后,按照锥干系统畸形的分类,刘教授又详细介绍了各个畸形的解剖学特征、产前超声特征、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相关的要点。

肖梅教授: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孕期管理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肖梅教授介绍了妊娠合并GDM的诊断标准、高危因素、该病的分期及孕期管理。妊娠合并GDM主要分为(A、A1、A2、B、C、D、F、R、H、T)期。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孕早期空腹孕糖反应阳性,一级亲属患T2DM,PCOS,巨大儿分娩史,GDM史,肥胖等。孕期管理主要包括:血糖,HbAlc,尿酮体,尿糖,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及其并发症,DKA症状,感染,甲状腺功能等方面的监测。最后肖梅教授分享了一些临床具体病例,和与会嘉宾分享经验。

病例讨论

1、罕见胎儿先天心脏病一例(南京妇幼保健院吴云教授主讲)

病例:孕妇27岁,GOPO,月经周期7/30天;既往体健,无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孕中期唐氏筛查低风险;孕21周于南京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胎儿结构系统筛查。被确诊为弯刀综合征。

2、二尖瓣发育不良综合征病例(医院潘琦教授主讲)

病例一:左心房、左心室明显增大,二尖瓣狭窄,主动脉异常。

病例二:AS、MV结构异常(瓣叶增厚、腱索增厚缩短)、重度MR、左心扩大、卵圆孔受限或房间隔完整。诊断为二尖瓣发育不良综合征。

主持人风采

四方辐辏,云集问道

—第六届超声与磁共振技术在胎儿医学临床应用学术会议第三日精彩

10月21日上午8点,第六届超声与磁共振技术在胎儿医学临床应用学术会议进入第三天,今天的专题为胎儿核磁共振,来自两岸各地的医学专家同台交流,展示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分享,为在场学员奉上了一场关于胎儿磁共振应用现状、超声与MRI联合应用重要性、产前筛查在台湾现状及病例讨论等多项学术盛宴。

来自中国与香港专家,胎儿磁共振与超声专家集体合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朱铭教授、台医院萧庆华教授、医院张小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梁德杨教授、医院宁刚教授、医院李欣教授(由刘俊刚教授代讲)、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邵剑波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鸿圣教授、医院超声科袁丽君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科兰为顺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杨文忠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杨小红教授依次进行授课。之后,陈佩文、刘沁、伍玉晗、夏薇、刘芳几位医师与在场同道一同进行了病例讨论。

学术讲座

朱铭教授:胎儿大血管畸形的磁共振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朱铭教授首先详细列举了一系列包括腔静脉、肺静脉、肺动脉、主动脉在内的胎儿大血管畸形,并对不同畸形的主要特征及磁共振图像进行了讲解。朱教授指出,动脉导管的位置与许多血管环的形成有关: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与动脉导管在左侧有关,因而不易漏诊;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形成血管环,而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不形成血管环,也由动脉导管的位置所致。最后他特别提到,针对胎儿大血管畸形,只做MRI的总体效果不如超声,但是在超声显示效果下降时可做磁共振。这是由于不同的检查方法具有互补性,同时,对于心外大血管畸形,胎儿磁共振效果很好。另外,诊断医生的熟悉程度对检查效果也有明显影响。

萧庆华教授:台湾实施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之演进

台医院萧庆华教授做了题为“台湾实施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之演进”的报告。报告分两个阶段(-,-)讲述了台湾实施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现状及先进研究。萧教授重点讲述了唐氏综合症筛查的一些标准,包括超声波软体标志(NT、NB、TR、DV)、检出率、假阳性率等。最后萧教授也提到了目前产前筛查的一些新技术,如NIPT,并分析了超声诊断与NIPT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张小安教授:MRI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的应用

医院张小安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胎儿畸形的基本状况,我国每年约有80-万畸形儿出生,发病率约为6%,形势严峻。胎儿超声检查仍为胎儿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但是,胎儿超声检查也有其不足之处,如超声难以穿越胎儿颅骨,其视野偏小,对肥胖﹑有子宫肌瘤﹑羊水过少﹑多胎等情况时对胎儿显示欠佳。而MRI的空间及软组织分辨率高,不受肠气、骨骼及羊水量影像,观察视野大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是超声检查的有利补充。张小安教授客观评价了超声检查与MRI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张教授结合具体的MRI影像资料,分析了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梁德杨教授:胎盘肿瘤,水瘤及增大的超声诊断

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梁德杨教授做了题为“胎盘肿瘤,水瘤及增大的超声诊断”的精彩报告。梁教授主要讲述了绒毛膜血管瘤,绒毛膜下血块,羊毛膜下血块,胎盘间质异型增生,胎盘增厚及心脏肥大,甲型地中海贫血症,双胎慢性输血综合征,羊膜带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超声诊断。

宁刚教授:胎儿脑室扩张产前MRI诊断及临床意义

医院宁刚教授对胎儿脑室扩张产前MRI诊断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宁教授指出,侧脑室测量是评估脑室系统是否完整的最有效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胎儿侧脑室的MRI检测方法、测量部位及判定脑室扩大的标准。宁教授指出,部分胎儿脑室扩张是良性的,部分与胎儿其他畸形或疾病密切相关,例如胼胝体发育异常、胼胝体缺如、全前脑畸形、半侧巨脑畸形、脑裂畸形、胎儿右侧脑室出血、chiari畸形、中脑导水管狭窄等,并对这些畸形的主要特征、脑室扩张的MRI图像进行了详细介绍。宁刚教授特别提到了国际妇产协会相继出台了胎儿MRI指南,说明胎儿MRI已经越来越得到产前诊断的认可和需求。

李欣教授(刘俊刚教授代讲):正常脑发育的MRI信号变化

医院李欣教授做了题为“正常脑发育的MRI信号变化”的精彩报告(由刘俊刚教授代讲)。报告主要从影像检查对脑发育的评价,新生儿(早产儿、足月儿)缺氧脑损伤,影像随访检查以及非HIE脑损伤四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刘教授介绍了上述疾病的发病机理,MRI信号的变化。在最后的总结中提到,一种病因作用于脑发育的不同阶段可以致多种类型的损伤;影像学表现与损伤时间、损伤严重程度、不能鉴别损伤原因有关;早期很难估计预后。

邵剑波教授:胎儿肾脏疾病的MRI诊断与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邵剑波教授首先介绍了胎儿正常泌尿系统的MRI影像学特征,包括胎儿11-14周肾脏开始排泄,脊柱两侧中等信号呈卵圆形结构,肾盂肾盏、膀胱因尿液呈高信号,肾实质呈等信号,皮髓质不易辨认,肾上腺在T2WI信号较低。随后,邵教授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肾缺如、异位肾、肾发育不全、马蹄肾、肾盂扩张、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重肾、巨输尿管、肾囊性疾病、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神经源性膀胱、泄殖腔畸形、泄殖腔外翻、中胚层肾瘤、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等肾脏疾病的MRI影像学特征。

刘鸿圣教授:胎儿胸部常见先天性病变的MRI诊断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鸿圣教授对胎儿胸部常见先天性病变的MRI诊断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刘教授指出,胎儿胸部磁共振适用于超声怀疑或不能充分诊断的胸部异常,包括先天性肺畸形(气管畸形、支气管源性囊肿、隔离肺及大叶性气肿),先天性膈疝、胸腔积液、纵隔肿瘤,食道闭锁评估等。胎儿胸部磁共振还可用于胎儿肺部体积评估,尤其适用于继发于膈疝、羊水过少、胸部肿块或骨骼发育不良等胎儿肺发育不全疾病的评估。刘教授对这些胎儿胸部常见先天性病变的起因、病理及预后进行了说明,并结合诸多临床案例对其的MRI表现及检查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解析。

袁丽君教授:产科多普勒血流指标评估及临床意义

医院超声科袁丽君教授指出,血流动力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将氧气和营养带到需要它的组织中去。袁教授详细介绍了胎儿及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及正常情况下胎儿各大动脉、静脉的血流动力学超声表现。随后,袁教授详细阐述了异常情况下(包括宫内发育迟缓(IUGR)、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HRHS))胎儿血流动力学超声表现,并分享了胎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超声评价标准以及胎儿心血管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综合评价体系。

兰为顺教授:胎儿腹部常见肿瘤性病变的MRI诊断及实例分析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科兰为顺教授结合病例指出,胎儿腹部肿瘤性病变的常见来源包括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畸胎瘤、中胚层肾瘤、卵巢囊肿。兰教授对这些胎儿腹部常见肿瘤性病变的MRI图像及病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享了治疗方法。其中,胎儿腹部肿瘤性病变发生的原因较多,产前磁共振可根据包块所发生的部位,形态,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判断肿瘤的器官来源,根据胎儿的疾病谱作出初步诊断。另外,他提到,胎儿腹部肿瘤性病变大多数为良性病变,预后大部分较好,因此在产前咨询时不要轻易放弃。

杨小红教授:超声与MRI对胎儿腹壁缺损诊断与鉴别诊断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杨小红教授指出,目前关于腹壁缺陷的成因,主要有血管闭塞病变和胚胎折叠异常这两种基本理论。杨教授列举了一系列常见的胎儿腹壁缺损的病症,包括体外心、Cantrell五联征、脐膨出、腹裂、体蒂异常、膀胱外翻、泄殖腔外翻,并对这些病症的超声图像、MRI图像以及病理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胎儿腹壁缺损的诊断,杨教授总结到:1.胎儿腹壁缺损形成复杂,声像图上有交叉;2.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声像图各不相同;3.与脐带,骨骼,脊柱,其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有关;4.产前到生后都需要评估;5.MRI对缺损部位及肠道检查有优势,超声与MRI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杨文忠教授:胎儿与新生儿脑损伤MRI诊断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杨文忠教授指出,脑损伤主要是指颅脑的破坏性损伤。导致脑损伤的病因很多,包括产前因素,围产期因素及产后因素。随后,杨教授对导致胎儿与新生儿脑损伤的起因,病理及机制进行了说明,并详尽解析引起新生儿脑损伤相关病变(HIE、高胆红素脑病、低血糖脑损伤)的MRI表现及检查方法。杨教授认为,在胎儿及新生儿颅脑损伤MRI检查中,应更多的采用DWI、MRS、DTI等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以便更早地诊断脑损伤,改善预后。

病例讨论

病例一:出生两天发现右侧肢体抽动,y字型外侧裂,左侧额颞顶叶片状高回声(脑梗塞可能),左侧横窦未见血流信号(静脉窦血栓可能)。

病例二:出生后反应差三天,哭声弱,抽搐半天,拒奶,吸吮力差,心率下降两分钟自行缓解,母亲否认孕期感染,握持减弱,肌壮力升高,左侧顶枕叶病变且病灶增大,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颅内出血,右侧侧脑室旁多发小的囊性病灶,左侧侧脑室旁前脚旁不规则高回声且前角及体部旁多发小的囊性病灶,考虑脑脓肿、宫内感染,最后确诊为新生儿脑脓肿。

病例三:超声图像和MRI图像都显示胎儿腹部肠管扩张(T1W高信号,T2W稍高信号),直肠可见(T1W高信号,T2W低信号),胃、十二指肠、近段空肠可见,孕妇羊水略少,出生后诊断为先天性小肠闭锁。

病例四:胎儿盆腹腔巨大回声,结肠扩张,未见到血流信号,MRI图像显示为胎儿盆腹腔巨大回声、腹部脏器受压后移、结肠轻度扩张且聚集胎粪,考虑小肠梗阻、小肠闭锁,腹部CT图像显示囊壁、肠管表面钙化,初步诊断为胎粪性腹膜炎,肠管闭锁。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陈佩文、刘沁、伍玉晗、夏薇、刘芳医师与参会同道共同进行病例讨论。

陈佩文医师做病例分享

伍玉晗医师做病例分享

刘沁医师做病例分享

刘芳医师做病例分享

夏薇医师做病例分享

主持人风采

人文荟萃,成就春华秋实

——第六届超声与磁共振技术在胎儿医学临床应用学术会议第四日圆满落下帷幕

10月22日上午八点,第六届超声与磁共振技术在胎儿医学临床应用学术会议第四场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尽管今天是本届学术会议的最后一天,报告厅内依然座无虚席。中午在大会主席陈欣林教授的精彩总结下,本届学术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来自全国各地超声与磁共振专家教授合影

本场学术会议中,来自华中医院谢明星教授、医院沈理教授、华中医院苏伟教授、医院夏焙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陈亚青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陈欣林教授,分别从不同学科角度,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了精彩授课。

学术讲座

谢明星教授:冠状动脉瘘超声评价——从胎儿到成人

华中医院超声科谢明星教授做了题为“冠状动脉瘘超声评价——从胎儿到成人”的精彩授课。谢教授主要从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及胚胎发育,冠状动脉瘘病理分型,冠状动脉瘘的发病率,冠状动脉瘘的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以及超声心动图评价进行讲解,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沈理教授:医院胎儿畸形超声筛查策略与体会——崇明岛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例临床分析

医院超声科沈理教授首先介绍了出生缺陷在中国的发病率,同时特别提到,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预防医院与医院的合作。随后,沈教授着重介绍了上海崇明岛产前超声筛查的回顾性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结果及体会。最后沈教授阐明了医院开展胎儿系统畸形超声筛查的必要性,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苏伟教授:先心病常见术及超声







































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zhiquq.com/jmpcjc/72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