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脊膜膨出诊断
脊膜膨出缘由
脊膜膨出检查
脊膜膨出感染
脊膜膨出医院
脊膜膨出饮食

87国际SMA关爱日,带您了解脊髓性肌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是一种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的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广泛性弛缓性麻痹与肌萎缩,患者会逐渐丧失各种运动功能,甚至累及呼吸和吞咽,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头号遗传病。位居2岁以下儿童致死性遗传病的首位。年5月,SMA被列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SMA虽然在概念上属于罕见病范畴,但实际上并不罕见,平均每50人中就有一名致病基因携带者,在新生儿中的患病率为1/~1/,每年约新增SMA患儿~例,我国现存SMA携带者约万。

疾病特点

1.SMA发病率高:新生儿患病率为1/-1/,人群携带率为1/35-1/50,每50人中就有一人是致病变异携带者。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患病几率相同。

3.病情严重: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最终可影响呼吸及吞咽功能。

4.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

5.肌酶(CK)轻微升高。

早期症状

若孩子出现显著的肢体软弱无力,运动发育指标滞后,即有可能是SMA。这些症状包括竖头、翻身、独坐、独立或行走的时间较正常情况晚。

疾病分型

1.重度(I型),又称Werdnig  Hoffmann病,约占所有SMA病例的45%,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一型。患儿出生后六个月内起病,出现迅速发展的进行性、对称性四肢无力,最大运动能力不能达到独坐。肌无力以近端为著,由于显著肌张力低下,平躺时下肢呈“蛙腿”样姿势。患儿表情及眼球运动正常,舌肌束颤,口咽部肌群无力导致哭声低弱、吸吮无力、咽反射减弱,易发生误吸。由于肋间肌受累比膈肌更重,导致矛盾呼吸,胸廓呈现特征性“钟形”畸形。呼吸肌无力突出,多数患儿在2岁内死于呼吸衰竭。

A:正常胸廓示意图;B:“钟形”胸廓示意图;C:患儿“钟形”胸廓表现

2.中间型(Ⅱ型),又称Dubowitz病,约占30%-40%。患者通常在生后6~18个月起病,进展较I型慢,最大运动能力可达到独坐,但独坐年龄可能落后于正常同龄儿,不能独站或独走。肌无力以近端为著,下肢重于上肢,面肌及眼外肌不受累,舌肌萎缩伴肌束颤,四肢腱反射消失,肢体远端可观察到肌束颤。随着病程进展,出现吞咽困难、咳嗽无力、呼吸功能不全、脊柱侧弯、关节挛缩等合并症。部分患儿在儿童期丧失独坐能力。尽管寿命缩短,患者大多可存活至成年期。

3.轻型(Ⅲ型),也称Kugelberg-Welander病,约占20%。患者多在出生18个月后起病,早期运动发育正常,可独走,部分独走时间延迟。随年龄增长出现以近端为主的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最终部分丧失独走能力,逐渐依赖轮椅。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肢体肌束颤、足部畸形,部分患者因脊柱侧弯、呼吸功能不全等影响日常生活,预期寿命不缩短或轻度下降。

4.晚发型(IV型),即成人型,患者早期运动发育正常,在成人期起病,表现为肢体近端无力,病情温和,进展缓慢,预期寿命不缩短。

致病机理

SMA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的突变所致。在健康人体内,SMN1基因编码的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对于控制人体肌肉活动的神经至关重要。SMN1突变后会导致蛋白功能异常,使神经元无法发挥功能并最终死亡,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SMA的主要突变类型为SMN1基因第7或第7、8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突变,在我国人群中约占95%。

遗传方式

预防措施

SMA属于携带率高、发病率高的致残致死的严重性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虽然已有用于治疗2岁以下SMA患者的基因疗法-Zolgensma,患者只需接受一次静脉注射给药,就能在细胞中长期表达SMN蛋白,实现长期缓解甚至治愈,但该治疗方法价格昂贵,一次治疗费用约万美元(约合人民币万元),堪称“天价”。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SMA是最佳方案。

预防措施包括婚前携带者筛查和产前诊断,适用人群包括:

育龄夫妇;

有SMA患儿生育史的夫妇;

产前诊断:对已生育过SMA患者的家庭或明确为携带者的夫妇,可针对性的检测胎儿是否存在与先证者相同的突变。在孕10-12周取绒毛样本,或孕16-20周取羊水样本提取DNA进行基因检测;

疑似SMA患儿也应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SMA检测流程

常见问题

没有肌无力等临床症状的正常人有必要做SMA筛查吗?

答:SMA是一种严重致残、致死的疾病,携带率高,发病率高,部分早期症状不明显,筛查能了解致病基因的携带情况,为治疗和生育提供指导。

丈夫或妻子是SMA携带者,另一方有必要做SMA基因筛查吗?

答:SM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携带者一般没有症状,当夫妻双方有一人为携带者时,另一人应通过基因检测明确是否也为携带者,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携带者,那么每一次怀孕都有25%的几率生育SMA患儿,可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生育SMA患儿。

孕妇怀孕后,有必要对胎儿进行SMA基因检测吗?

答:可先检测孕妇及其丈夫的携带情况,当夫妻双方都是携带者的情况下,即非常有必要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防止有缺陷的胎儿出生。

疑似患儿有必要做SMA检测吗?

答:SMA基因检测能帮助患儿确诊,提示患儿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对症治疗,减轻患儿的痛苦。若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基因治疗。

我院遗传代谢中心实验室已开展SMA筛查和诊断项目,运用MLPA技术对SMN1基因7、8号外显子的缺失进行检测。既能对疑似患者进行诊断,也可对适龄人群进行筛查和产前诊断,达到预防的目的。

广西妇幼保健院遗传代谢中心实验室

竭诚为您提供服务!

联系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zhiquq.com/jmpcjc/6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