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管狭窄症—由于发育性因素或由椎间盘退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小关节增生、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的胸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所引起的相应的脊髓、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简单来讲,胸椎管是容纳胸脊髓的一个管道,正常情况下脊髓的四周有一两个毫米的空隙,我们称之为“储备空间“,就是说在遭受外伤时脊髓可以在椎管内有一定的缓冲余地,可以避免发生脊髓损伤这一严重情况。中上段胸椎管矢径原本就小,仅有不足12mm,除掉硬膜囊的厚度影响,几乎无缓冲空间。而当胸椎管狭窄时脊髓周围的储备空间会变得更小甚至完全没有了,此时再受到外伤时脊髓就失去了缓冲的余地,易于受到挤压或撞击而发生瘫痪。
由于胸椎的椎管管径小,除脊髓外,无额外的缓冲间隙,胸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在遭受外伤时,原本存在于椎管周围的压迫就会随胸椎非正常的活动,对脊髓造成进一步的压迫损伤。若伴有胸椎骨折,骨折块的压迫同样会造成脊髓的损伤。而脊髓前方的轻度压迫就可致脊髓的严重创伤,这是因为脊髓前动脉由这一区域进入,损伤后脊髓血液循环差,神经功能恢复不佳,因此上胸椎脊髓损伤后预后往往较差。
在临床工作中,会见到一些已经确诊了胸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原本症状不太重,结果摔了一跤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当然,这种情况总体来讲还算少数,多数患者通过充分的注意以后完全可以避免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截至目前,对于因后纵韧带骨化和黄韧带骨化导致的胸椎管狭窄症尚无有效的保守疗法,对于明显的脊髓功能障碍者建议积极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于已确诊胸椎管狭窄症但还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比如:雨雪天少出门、平时穿防滑的鞋子、走路时控制速度并注意脚下、步态不稳时辅以手杖或助行器、浴室地面使用防滑垫等等。
在看点一下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