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十二章经》记载:
一天,佛陀等弟子们乞食归来时,问:“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很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佛陀含笑不语。这时,一个弟子站起身。“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此语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间。记得还有一句话: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更早到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云南之行的小意外,让我深深领悟到这一点。那天从大亮山出发时很高兴,觉得自己在海拔米——米呆了三天,还出操、跑步、拉练了,没什么反应,只是晚上睡眠不太好。下山,一路是盘山路,我坐在大轿车的后面,不多久开始觉得头晕、恶心,以为晕车的老毛病又犯了。后悔不该坐到后面,想着到休息区休息一下就好了,一直忍着。越来越难受,胸口闷得不行,一呼一吸是那么沉重。再后来,手开始发麻,嘴巴四周发木。好容易挨到休息区,腿软得站都站不起来,同行的战友佳明搀扶着我下车。想吐却吐不出来,胸闷气短,止不住地发抖。佳明感觉不对劲,赶紧叫另一个战友老周拿救心丸给我吃下。我站不住,只能坐在地上,大家围过来关切地问我的情况。我已有些恍惚,分不清谁是谁,有人在掐穴位,好像远远地听到七嘴八舌的声音,“她脸色太不好了!”,“嘴青了,眼眶也是青的!”老周又拿来丹参滴丸,佳明给我喂下,过了一阵儿,觉得心口开了,一口气上来,人一下舒服多了,又休息了半个小时。“脸色缓过来了!”身边的人们长舒一口气。同屋的程医生扶我站起来,慢慢走走,我觉得力气又回来了。这一折腾,耽误了一个多小时,把一车人吓了一跳。晚上到宾馆,程医生给了我一瓶救心丸。“以后出门,你得随身带着这东西了!回去以后,好好检查一下你的身体!”上一次晕倒,是年,在黄龙机场。那天正和朋友们在九寨沟游玩,接到大姑姐的电话,说我爱人急性胰腺炎住院了。我心急如焚跑出景区,搭上出租车,车上查找最近航班,只有一张头等舱机票了,赶紧订上。那也是盘山路,路上晕车了。出租车停靠点离候机厅有两百多米的样子,我拖着行李箱跑向大门。最后二三十米,腿有千斤重,基本是在挪着走了,眼前一阵阵冒金星。一进大门,天旋地转,腿一软,眼前一黑......最后一点意识是有女人的声音,“你怎么了?”“她有警官证!”......再睁眼,一个年长的女医生在我眼前,给我吸氧,这是机场的急诊室。说我应该是高原反应,黄龙机场的海拔米,不应该跑步的,问我要不要改航班。我讲了家里的情况,航班还有50分钟起飞,我要去登机。她让我继续吸氧,打电话叫机场人员一会儿帮我。还说送我过来的几个女人是江苏哪个市的公安局的,她们把我的警官证、机票都放在我手里,小包给我斜挎在身上,行李箱放在床头,她们没有留姓名、电话。又吸了二十多分钟氧,我已恢复正常,一个穿机场制服的小伙子推着轮椅来接我。女医生满脸慈祥送我出来,“别太着急,家人会好的。回去以后,好好检查一下你的身体!”医院,爱人已解除病危,送到病房了。当年我去体检,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我没再把这事放在心上,只是遗憾联系不上那几个女警官,没有机会说声谢谢。那天晚上躺在床上,一下回想起黄龙机场那一幕,还有白天胸闷上不来气的那个难受。心想:真的是“人命在于一呼一吸间”呀!古今中外,多少对生命的描述,都不及佛经这般精彩。原来生命不是用年、月、日来衡量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间,这个简单的动作承载着生命的重量。生命就像呼吸一样真切,一呼一吸,简单,自然。人的生命最初是由呼吸唤醒的,当呼吸停止,生命也随之结束。呼吸就像一阵风,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留下一丝痕迹,却熔尽你我的一生。从清晨到夜晚,从寒冬到春天,每个人只活在他站立的地方,活在他呼吸的瞬间。而且,明天和意外,还真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当时那口气,有了一呼,没了一吸,是不是就走了?如果真走得这样痛快,对自己倒是一种福分哪!我从小就对自己能活多久不是太乐观,活过半百已超出自己的想像了。吃过苦、享过福,还算活得明心见性,随缘任运,不算虚度此生。生命的质量远比长度重要啊。再想想,好像没有什么强烈的未了心愿,也没有什么是我无法割舍的。只是家人可能不好接受,同行的人受到惊吓会不会有心理阴影。但一切自有时间治愈,如果他们知道我的想法就都会心安了。记得南怀瑾先生讲过,“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其实是一种寄宿,而死亡则是一种回归。活着也不是多痛快的事情,同时,死亡也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生死都不必存在于心中。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白驹过隙,如春水东流,永不复还。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的时间,好好去演绎生命的每一段精彩。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心里安宁、泰然起来,为自己有所感悟而欢喜,睡意随之扑面而来。出门以来睡得最沉的一夜。回到乌鲁木齐,医院开始住院检查。这是退役以后第一次住院,而这一周又给我上了一课。所有与所无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