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冯智英医生,博士,主任医师。浙大一院疼痛科主任。
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年取得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年取得德国基尔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目前担任浙江大医院疼痛科主任麻醉科副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常委;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疼痛分会常委等社会职务。
擅长各类颈肩腰腿痛、关节痛、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肿瘤疼疼痛、会阴痛等各类难治性疼痛和顽固性疼痛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问题1:我们发现,医院在科室设置上,都是以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或组织为名的;我们当初是如何想到以“疼痛”一种症状来命名一个科室的呢?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包括了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成分的痛苦体验。疼痛有很多的分类,例如肿瘤疼痛非肿瘤疼痛。按照时间分,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按照性质分,好痛和坏痛。好痛,是某些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如阑尾炎,出现疼痛,医院就诊,否则不及时就诊炎症导致阑尾穿孔会危及生命。但是坏痛,一般是慢性疼痛,也就是超过1个月,往往不再是一种症状,而是一种疾病。疼痛一旦变为慢性,导致疼痛患者本身痛苦不堪,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交功能,而且还影响到其家庭乃至社会。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种症状---这是年第10届IASP国际疼痛学会(IASP)大会与会专家达成共识!
很多慢性疼痛患者不知道到那个科室去看。而疼痛学科有特色的治疗技术,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和治疗,恢复生活质量。疼痛科的设立是国内很多专家院士尤其是韩济生院士的积极倡议下成立的。年卫生部专门下了27号文件,批准设立疼痛科。今年是疼痛科卫生部批准成立10周年呢。有了疼痛哪有健康?没有健康,哪来小康?没有小康,哪来的中国梦。
问题2:平日的门诊中,哪些疼痛是比较常见的呢?其次,疼痛科主要医治哪些疾病?
平时的门诊中,最常见的是中老年人退行性疾病引起的颈肩腰腿痛、关节痛、肌肉韧带疼痛;
其次是神经痛,包括颈椎病引起的头痛,枕神经痛或者颈源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
第三大类是肿瘤性疼痛;
第四大类是手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外伤扭伤后的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等;
第五类是中枢性疼痛;纤维肌痛等,焦虑抑郁引起的疼痛;肠预激综合征等。
第六类是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第七类其他:会阴痛、等还包括无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嗝)、突发性耳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问题三:当疼痛出现的时候,大家第一反应要么是忍着,要么无论哪痛立刻拾起最后一根稻草——止痛片。那么,哪一种疼痛出现的时候我们需要立刻看医生?哪一些疼痛是可以在家自行处理的?
当出现以下疼痛情况时候务必就诊:
1、新发的;中度以上的,不能忍受的。
2、休息后不能缓解的
3、夜间疼痛明显的
4、有明确诱因的如外伤后
5、伴有其他症状的,如体重下降,发热、乏力;肌力下降
6、时间长了也没有缓解的
7、需要强调的是:高危的的头痛“脑出血,脑梗,脑水肿等”、高危的胸痛“心梗”;高危的腹痛,急性胰腺炎;高位的肢体痛:动脉血栓了,疼痛脚冷
8、患有急、慢性疼痛者,应尽早就医,以防疼痛的加重与复杂化,增加治疗的难度;医院的疼痛科、神经科、骨科、康复科、肿瘤科等相应的门诊就诊,一般的急、慢性疼痛都能够得到及时、满意的控制;
对于发生了疼痛,很多患者选择去药店买药,例如去西湖边走路扭脚了,晚上回家我去家楼下买了扶他林西乐葆服用,也是一种方法,这种药物统称为NSAID药物,属于非处方药物。但是老年人,往往伴发高血压心脏病,可能在同时是在服用阿司匹林等心血管保护药物的,要在临床医生或者临床药师的指导下服用这一类药物。我们浙大一院除了有疼痛专科,有专门的疼痛专业的临床药师!
问题四:很多患者来就诊,一见到医生就滔滔不绝地说着各种各样的症状。其实,这样的表述通常绝大多数都是无效的,并不能帮助医生精准判断患者的病情。那么,一旦身体出现了不同部位的痛感,如何向医生正确描述疼痛呢?
1.疼痛病史。什么时候出现的疼痛,持续了多久?
2.疼痛的部位?
3疼痛性质如何?通常会用到如下一些词汇,比如辣痛、牵拉样痛、烧灼痛、刀割样痛、麻痛、胀痛、隐痛、闷痛等;
4.疼痛的强度:能忍受吗?影响睡眠吗?主要影响生活的那些?如行走?睡眠?工作?
5.影响疼痛的因素:诱发或者加重的因素是什么?缓解因素又是什么?
6.所接受过的疼痛治疗也应描述;很多患者记不住吃了什么药物,建议带药盒或者带发票,带病例。
7.曾经做过哪些检查,最好在就诊前带齐相关资料,这样可以让医生对您的病情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免于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为您节省下不少银子和就诊时间。
问题五:有一种痛叫“生不如死”,比如带状疱疹。即使带状疱疹治好了但疼痛依然存在,让人难耐。这种痛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呢?是不是得过带状疱疹的都会有后遗痛呢?
带状疱疹导致的疼痛尤其发生后遗症后慢性疼痛是我们门诊经常碰到的。很多患者很是痛苦,最近以丽水的患者为例,做肩部上肢疼痛一年多了,看见我就说,冯医生,你帮我手臂砍砍掉算了。可见其痛苦程度。我回答说,大爷,哪怕手臂砍了仍旧会痛的。
我们来说说带状疱疹的本质问题:其本质的问题就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损伤了相应神经的根部,皮肤疱疹的表现不是根本。神经损伤若没有长好没有回到原来的结构功能那就会痛。所以您的问题中带状疱疹治好了但疼痛依然存在,其实不全对。
我们了解了后遗神经痛的本质是神经受到病毒的损伤没有恢复好导致的疼痛,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发生后遗神经痛有的不会呢?关键是患者的修复能力和免疫力。一般老年人、伴发疾病多、发作时候疼痛厉害(也就是损伤厉害)、移植以后的患者容易发生PH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随年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40-49岁33%,70-79岁74%;PHN平均发病年龄67岁,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是50岁以下人群的14倍。还有一个是部位:头面部等。
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治疗;足程治疗;靶向治疗。时间是个关键点。
疼痛的程度分为哪几个级别?如何区分自己属于哪种程度的疼痛?
临床我们常常应用NRS评分或者VAS评分等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WHO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等级分为:0度:不痛;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II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III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冯智英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