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16岁,主因间断上腹痛2月余,再发2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2月余前无诱因出现上腹痛,为胀痛,向背部放射,疼痛呈持续性,阵发加重,与体位无关,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稍有缓解。无发热、畏寒、寒战,无黄疸,无呕血、黑便,无停止排气排便。医院,查血尿淀粉酶均明显升高(具体不详),腹部B超提示“胰腺表面不光整,形态饱满,回声减低,腹盆腔积液”,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禁食水、胃肠减压等治疗后好转出院,后症状完全消失。1月余前上述症状再发,再次诊断为“急性胰腺炎”。2天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腹部胀痛,伴腰背痛,伴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稍有缓解,外院查血常规正常,尿淀粉酶IU/L,腹部CT提示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周围少许渗出;肋骨、胸腰椎多发低密度影,多发性骨髓瘤可能?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急诊留观。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肾结石病史,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否认哮喘、低血糖、腹泻、高血压等病史。学生,生长发育与同龄人相符,本次月经推迟。家族史无特殊。诉近一年膝痛。
入院查体
T36.4℃,P92次/分,R18次/分,BP/60mmHg
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4次/分稍弱。生理反射对称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入院)
血常规:WBC5.85×10^9/L,HGBg/L,Hct43.7%,PLT×10^9/L
尿常规:比重1.
生化:ALPU/L,TG2.81mmol/L,Ca3.58mmol/L,余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血淀粉酶:U/L,尿淀粉酶U/L,脂肪酶U/L
入院诊断: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重度高钙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泌尿系结石
1、给与禁食水、补液、抑制胰酶分泌、抑制胃酸等急性轻型胰腺炎常规治疗。
2、给与降血钙治疗:水化、利尿、鲑鱼降钙素。
3、并进一步查找ARP、高钙血症的病因以给予确定性治疗;并进一步明确MM诊断。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包括胆源性、酒精性、饮食不当、高甘油三酯血症(TG10mmol/L),与本例不符。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原因见表1,为便于记忆,可总结为IGETSMASHED
本例Ca3.58mmol/L,血清白蛋白正常(排除假性高钙血症),为重度高钙血症。考虑高钙血症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患者骨组织动员钙增多,骨质破坏明显,可能为肿瘤的溶骨损害,此为外院考虑MM的原因。但患者为年轻人,一般情况好,血常规正常,因此不能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骨质吸收加速、造成高钙血症。需进一步鉴别高钙血症原因。
导致高钙血症的原因很多,可归纳如下:
为便于记忆,总结为GOSHDARN:
一般来说临床表现重症、急性的,很可能是恶性肿瘤。如果PTH测定值高,则支持为原发性甲旁亢;如果PTH测定值低,则需根据病史、体征、各种实验室化验及影像学检查仔细筛查原发恶性肿瘤病灶。
此外,以下检查也利于甲旁亢和恶性肿瘤的鉴别:低磷血症:甲旁亢常见,恶性肿瘤时少见;血碱性磷酸酶值升高(与本例相符):甲旁亢伴骨病变时常见,且可明显升高,肿瘤时少见,除非有骨转移病变;甲旁亢时可出现高氯性酸中毒,氯/磷比值33,而恶性肿瘤可致低氯酸性代谢性碱中毒。其他病因所致的高钙血症一般血钙水平升高不十分明显,药物引起者有明确的用药史。
高钙血症鉴别诊断流程
国外教科书建议流程中如下:
完善PTH检测,患者iPTH(免疫性全段甲状旁腺激素):.92pg/mL,可定性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3类。继续完善患者影像学检查:患者甲状腺B超:甲状腺左叶中上部背侧低回声肿物,大小约4.0×1.6×1.3cm,边界清,形态规则,彩色血流信号稍丰富,考虑甲状旁腺来源;左侧颈部IV-V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可排除三发性或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1型、2A型、4型)相关内分泌腺体功能进行了进一步排查,目前可排除综合征性甲旁亢。
患者转普外科行手术治疗。
小肠对钙磷的吸收、钙磷在骨组织与体液间的平衡以及肾脏对钙磷的排泄,是维持体内钙磷代谢正常的基础。如下图。
钙的吸收排泄及血钙浓度的稳态受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1,25-(OH)2-D3是调节钙磷代谢的三种主要体液因素。三种激素的作用及调节机制见下表
示意图如下
其中活性VD的合成分泌如下图示
朱继红,黄岱坤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