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急性危重疾病,病程漫长。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代谢、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以及营养物的代谢紊乱中,因此,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EN)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一旦临床怀疑SAP,就应立即进行积极的全身支持治疗,尽早给予特殊的肠内营养(EN)支持,以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现将相关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1例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22~73岁;均为~年入住我院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肠道外营养,经4~8d后,肠蠕动功能恢复,即可放置鼻肠管,并逐步过渡到全肠内营养。
二、护理体会
肠内营养时机
SAP患者经动态CT扫描等检查,明确胰腺坏死灶局限、炎症减退、渗出消退、无继发感染、患者病情稳定时,就可实施肠内营养[2]。
心理护理
实施肠内营养之前,应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说明置鼻肠管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告知患者配合要点。经常与患者沟通,使其了解肠内营养及相关心理生理反应,给予心理支持。
置管时的配合
插管前向患者说明置管的过程、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适。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头部轻微向后靠稳。确定需要插入的长度:从胸骨剑突至鼻尖、耳垂,再加上10~15cm的长度,并在管道上做好记录。向鼻肠管管腔内注入约20ml水,并润滑管前端,插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便于管道顺利进入食道、胃,再通过十二指肠进入空肠。
基础护理
口腔护理每日2~3次,并观察口腔黏膜变化,如发现有口腔溃疡或疑有真菌感染,用0.5%灭滴灵、4%碳酸氢钠等漱口液含漱。鼻腔用冷开水轻轻擦拭,每日2次,每次喂养前后都要用20~30ml温水冲洗管道,持续滴注时,每8小时冲洗1次。妥善固定鼻肠管,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
营养液的配制
成立专门的营养小组,设立层流配液室、净化台,按医嘱配制。配制营养制剂时应无菌操作,配制后放入冰箱保存,24h内用完。输注前分次从冰箱内取出,并在室温下复温,注意不能煮沸加热。
营养液的输入
在开始输注时要遵循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当每次鼻饲前鼻空肠管内抽物>ml时,应停止鼻饲或减慢速度。通常先输入5%葡萄糖水ml/d,然后再选用低脂和以氨基酸及短肽链为氨源的制剂~0ml,如百普力或能全力。初速以20~30ml/h为宜,过冷、过热均会引起患者不适,温度应控制在37~40℃。夏季室温下直接输入;冬季用热水袋置于管周,以提高液体温度。熟练掌握输液方法,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和速度。每天输注完毕,用20ml温开水冲洗管道,避免堵塞。加强巡视、及时识别并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肠内营养计划按时完成。
三、观察并发症
管道阻塞:
最常见于供给装置与进餐管分离后,使淤积的营养液凝固在管道中。
胃肠反应:
主要原因是输注的速度、浓度、温度不适宜,肠腔内渗透负荷过重,小肠对脂肪或乳糖不耐受,营养液被污染,低蛋白血症等。在开始阶段,应4~6h观察1次,以后每天检查1次。蛋白低时应静脉补充清蛋白。多数肠内营养配方中纤维蛋白含量少,长期应用会导致便秘,如发生应及时调整温度、速度、浓度、剂量,并对症处理;若出现粪便干结、便秘则可适当增加纤维素含量,服用乳果糖等药物辅助治疗;同时,以整蛋白为氮源的全能营养液中含丰富的大豆纤维,也可有效控制腹泻和便秘。
吸入性肺炎:
一旦误吸,应立即停止输注,抽吸胃内容物,防止再次误吸,并鼓励患者咳嗽,同时静脉内输入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清蛋白的变化:准确留24h尿测定氮平衡以评价肠内营养效果;观察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正确记录24h进出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黏膜弹性及尿量的变化。近年来,由于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患病率逐年升高,达20%左右,因此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使用EN支持时应注意监测血脂。记录24h出入量,了解体液的平衡情况,尤其是每日记录尿量及胃肠液的丢失量。每天的液体输注情况:要求24h均匀输注,以防短时间内大量输入营养液造成机体高渗状态。
拔管指征:待腹部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正常,开始过渡到口服流质至半流质后,无不适反应者,2~3d后予拔管。
总之,SAP病情危重、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重视和加强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有效的护理也可以显著地提高救治率,避免和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文章来源:康复快营养在线作者:戴艳杰 蒋秀娟 战尚云图片来源:包图·海外
◎声明:本平台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qq.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白癜风有哪些表现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