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忙完后打开手机,祝福短信一个接一个,点开QQ,有小雨给我发的信息。
小雨是一个很爱笑的女孩子,长得很清秀。她是先天性脊柱裂患者,年她在郑大三附院小儿神经外科住过院,那年她11岁。小雨发来信息说虽然现在走路还是有一点拐,但是手术后大小便好了,她很感激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她说她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她大小便异常,走路姿势也异常,为此她的童年缺乏了太多应有的快乐,我问她为什么没有早点治疗呢,她说家里条件不允许,貌似她感觉到了我的难过,随即发来两个笑脸,说做了手术之后已经很好了,她很幸运了……
那么,什么是先天性脊柱裂?
它的分类和临床表现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
今天就让郑大三附院小儿神经外科的专家来给大家普及一下。
先天性脊柱裂是小儿椎管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异常表现,定义为躯干中线间质、骨、神经结构融合不全或不融合,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神经轴及中胚层发育缺陷,导致神经管和椎管闭合不全造成的,例如孕妇在怀孕早期受放射线毒物、激素类药物、体内维生素缺乏、缺氧酸中毒等不良刺激。
先天性脊柱裂分为显性脊柱裂和隐性脊柱裂两大类
显性脊柱裂
是指椎管内容物(如脊膜、脊髓、脊神经)经椎板缺损向椎管外膨出,患儿背部出现囊性包块。病理学上大致分为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型脊髓脊膜膨出、椎管内外脂肪瘤。
隐性脊柱裂
是体表可无任何表现或仅有轻微表现,如出现窦道开口、局部色素沉着、毛发异常增生、局部皮肤菲薄或呈瘢痕状、局部皮肤毛细血管瘤等。病理学分为皮下窦道、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脊髓纵裂。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与脊髓和脊神经受累程度有关,常见的为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如病变部位在腰骶部,下肢多表现马蹄足畸形、温度较低、青紫和水肿,易发生营养性溃疡,甚至坏疽。有些病情较轻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很轻微。随着患儿年龄长大,神经系统症状常有加重现象,这与椎管增长比脊髓快,对脊髓和脊神经的牵扯逐渐加大有关。
治疗
通过X线照片、CT与MRI扫描可显示椎管是否畸形,棘突及椎板是否缺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手术,手术原则为肿块切除、神经松解,椎管减压并将膨出神经组织回纳入椎管,修补软组织缺损,避免神经组织遭到持久性牵扯而加重症状,但无症状的隐性脊柱裂无需治疗。
预防
虽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女性在妊娠前到妊娠3个月期间每天服用叶酸能降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
文:小儿神经外科王岩编辑:尚睿
审核:胡素君、华小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