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脊膜膨出诊断
脊膜膨出缘由
脊膜膨出检查
脊膜膨出感染
脊膜膨出医院
脊膜膨出饮食

颈源性头面痛一例

病例来源: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整理提供者:窦智

病例摘要

患者26岁,男性,因“右侧鼻根、上唇胀痛1年半”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年半前“颈椎正骨”后出现右侧鼻根、右侧上唇疼痛,呈胀痛,VAS4-5分,偶尔牵扯到右侧上齿槽,伴后枕部及右侧眶上区疼痛,及鼻部与眼部酸胀感,疼痛成持续性发作,不伴有头昏、恶心及视物模糊等表现。患者于年4月因头晕,在某诊所给予“整脊正骨”病情好转,后出现右侧鼻根胀痛,于我院神经内科、耳鼻喉科、血管外科诊治,给予“舍曲林、洛索洛芬钠片、甲钴胺、通天口服液、长春西汀片”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半年前在我科门诊行“枕大神经及眶上神经阻滞”三次,后枕部及眶上区疼痛基本消失。我科门诊行“C2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一次,疼痛缓解约50%。患者于当地多家疼痛科行C2椎旁阻滞,无明显疼痛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

查体:鼻旁深压痛(),右上唇压痛()。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头顶及双耳后部压痛点(-),头后枕部枕外隆突下方压痛(),颈椎旁压痛(),双侧肩胛部多处压痛点(),无放射痛及叩击痛,臂丛牵拉试验(-)。胸椎、腰椎旁无明显压痛及叩击痛,四肢皮肤浅感觉无明显减退,各肢体肌力肌张力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凝血未见异常。心电图及胸片大致正常。

颈椎MRI(-11-05):“C5-6、C6-7椎间盘膨出,压迫同水平硬膜囊”

入院诊断

颈源性头面部疼痛

治疗经过

-03-10给予颈椎置管松解颈椎旁神经阻滞术。手术当天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1-2分。03-11至03-15,VAS评分1分。

病例讨论记录

本次讨论的核心问题:

1、该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哪些?

2、为何治疗能够有效?

3、治疗有效能否确诊?

4、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

?董春桃进修医生: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我考虑可能的诊断是:1)三叉神经痛V2;2)舌咽神经痛;3)偏头痛;4)鼻窦炎。患者曾就诊我院耳鼻喉科,已排除鼻窦炎的可能。

?唐瑞辉进修医生:患者主要疼痛区域分布在鼻根部、上唇,为三叉神经分布区,但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性质为多闪电样、突发突止,可为自发性或有扳机点的存在,此病人表现为胀痛、无突发突止、持续性疼痛,与三叉神经症状有所矛盾。

?宋鹏进修医生:舌咽神经痛多因吞咽动作诱发,疼痛以咽部及舌根部为主,与该患者症状不符。根据患者鼻部及眼睛的症状还可以考虑蝶腭神经痛的可能。

?刘宇进修医生:蝶腭神经痛的典型表现为一侧下半面部的剧烈疼痛,如电击样、烧灼样。多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位置深在而弥散,通常由一侧的鼻根后方、眼及上颌开始,可波及下颌及牙床,向额、颞、枕及耳部放射,有时可影响乳突,最痛点常位于乳突后5cm处,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情绪激动,强烈光线可使疼痛加剧。发作期间常伴鼻塞、流涕、流泪等副交感症状,持续时间可为数十分钟。该患者仅表现为鼻根及眼部酸胀感,疼痛性质与蝶腭神经痛不符,不足以支持该诊断的成立。

?刘春鸣进修医生:患者头面部疼痛还应和临床偏头痛相鉴别,偏头痛多为单侧发病,发作前可有视觉或嗅觉先兆。疼痛多为搏动性,可伴有恶心呕吐,并且女性多见,安静及休息均可减轻,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两次发作之间可有间歇期,有一定的遗传家族史。该患者疼痛部位主要在鼻根,为持续性钝痛,疼痛剧烈程度不及偏头痛。而且患者曾在我院神经内科做过系统检查,发作时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基本无效,故可排除偏头痛。患者应考颈椎病变的可能性,曾于门诊行“枕大神经及眶上神经阻滞”及“C2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有效,患者颈椎MR(-11-05)示C5-6、C6-7椎间盘膨出,压迫同水平硬膜囊,也提示其颈椎存在退行性变。

?曾塬杰博士:患者疼痛症状出现前有颈椎手法正骨的病史,C1-3神经后支借交通支相连接形成颈上神经丛,近年神经解剖学还发现颈上神经丛和三叉神经核团之间也存在联系。患者上部颈椎旁、乳突下后部、及头部压痛点和头颈部的外伤史,疼痛范围符合分布规律都是诊断颈源性头面痛的重要依据。患者既往行枕大神经及C2椎旁注射治疗有效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但该患者颈椎无活动受限,颈椎MRI平扫未显示上颈段有任何异常,张口位的颈椎正侧位片无明显异常,也排除了寰枢关节问题导致的颈源性头、面痛的可能性。因此该患者颈源性头面痛的诊断还缺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的支持。

?李娜主治医师:颈2神经阻滞有效也是颈源性头面痛的一个重要特征,经大家排除相关的鉴别诊断,目前考虑颈椎源性神经痛可能性较大。患者疼痛的病因学基础还不明确,但高位颈神经的分支受到椎骨突起及肌肉在附着处的刺激及损伤,继发炎症反应是颈源性头面痛的一个重要机制。因此我认为可继续施行现有颈椎置管治疗方案,持续颈椎硬膜外消炎镇痛,一方面阻断脊膜支痛信号上传引起的牵涉痛,另一方面松弛颈项部肌肉,促进外周肌源性炎症的消散。

王琦主治医师总结:根据患者现病史状况,患者的病情并非疼痛科典型的各种神经痛。疼痛的部位包括鼻根部、上唇及后枕部,既往史有头晕病史,又曾就诊我院耳鼻喉科,排除鼻窦炎的可能性;患者发病时间不长,经我院神经内科诊治,排除颅内病变的可能性;患者26岁,青年男性,颈椎MRI无明显退行性改变。虽然现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均不能明确支持颈椎源性疼痛,但在已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且针对颈椎治疗有效的基础上,还是考虑颈源性头面痛的可能性较大。可继续颈椎留置硬膜外导管,持续给予消炎镇痛液治疗,将痛点或影像引导下的神经根阻滞作为补充治疗方式,持续观察2-3周。如患者置管治疗结束后症状未见缓解,短期内不考虑再次置管,可以考虑针对颈神经后支的射频毁损治疗。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zhiquq.com/jmpcjc/110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