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近20年来才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椎管内血管畸形,由Kendall和Logue在年首次报告。由于介入神经放射学和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发展,目前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因该病临床罕见,其发病率尚无准确统计:据资料显示,该病发病年龄多在为22~76岁,病变主要集中在下胸椎及腰椎,其它部位少见。
该病为非自限性疾病,一旦患病,症状将进行性加重,最后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经治疗后虽症状可减轻或消失,但也可加重或复发;其病程较长,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平均需要2年左右,一般表现为双下肢或排尿、排便等功能进行性恶化,并最终截瘫。
通过MRI及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明确该病诊断,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效果确切的治疗手段之一。早发现、早治疗、血管瘘口的精准定位以及术中异常供血血管辨认、切除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
现就近期我院神经外科神经脊柱组联合神经血管介入组,借助我院先进的Hybrid杂交手术室,成功治疗的1例胸椎管SDAVF病例作一介绍:
患者男性,68岁,主因“下肢麻木无力3月余,加重伴走路不稳1月”入院。双下肢肌力III级,肌张力增高,双巴氏征(+);胸12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共济差;伴有明显二便障碍。胸腰椎MR扫描:胸7-12椎体水平髓内异常等T1稍长T2信号影,伴有明显强化。全脊髓造影及影像学提示SDAVF,瘘口位于胸10水平椎管内偏右侧硬脊膜周围。
神经外科脊柱组联合神经血管介入组,协同完成术中供血血管的确认与手术切除。全程辅助神经电生理监测,做到全程显微操作,用最小的创伤、为患者解决疾患,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体现了专业化合作的优势:
1、术前脊髓造影确定T10肋间动脉,推注造影剂显示畸形血管;
2、显微镜下开放T10硬膜,见脊髓背侧正中有粗大迂曲、呈鮮红色的静脉动脉化的脊髓正常引流静脉;迅速定位异常供血血管;
3、临时阻断夹夹闭硬膜下供血血管后再次造影,见异常血管影消失。仔细电凝该异常血管并切断之。
术后患者下肢肌力即刻明显恢复,感觉障碍程度减轻,平稳恢复中。
图为:Hybrid杂交手术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