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身胰蛋白酶消化作用异常而导致的胰腺炎性疾病被称为胰腺炎。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胰腺炎又分为轻症和重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逐年增多,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微血管损伤和功能障碍是胰腺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通过检测凝血和纤溶功能,可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调控机体凝血状态,为微血管损伤的修复提供条件,改善胰腺炎的病变程度。
一、D-二聚体作为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志物,测定D-二聚体可以及时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二、D二聚体的含量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患者病情越重,D-二聚体数值越高。主要原因是因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及其造成的微血管损伤均可导致凝血功能的异常,禁食、肠梗阻等也减弱了肠粘膜的屏障作用,促使肠内毒素转移,造成的炎症反应加剧了凝血功能紊乱,使D-二聚体呈现升高的现象且与病情程度成正比。
三、除了D-二聚体外,在近日发布的《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与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中,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需要立即检测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1、血常规:红细胞压积44%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2.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h开始升高,48h开始下降,持续3-5d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
4.C反应蛋白(CRP):CRP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评估与监测疾病的严重性。发病72h后CRPmg/L提示胰腺组织坏死。
5.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钙,肌酐等指标。
预防措施:
1、及时消除胆道疾病,例如预防肠道蛔虫,及时治疗胆道结石以及避免引起胆道疾病急性发作,都是避免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
2、戒酒。
3、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4、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
5、避免受寒、淋雨和感染,保持情绪稳定。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